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在线留言 >> 留言回复

标题:“解忧杂惑箱”使用说明书^_^ 发帖人:杨海锋 留言时间:18-06-27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为此,必须通过主体间平等地、自由敞亮地在“爱的斗争”中进行“精神交往”。(雅斯贝尔斯)

 

“解忧杂惑箱”使用说明书

 

 “解忧杂惑箱”的设想,源于我课堂上的一个环节——“问题盒”:学生匿名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盒”,由我把所有问题逐个向大家念一遍,然后同学们从中挑一两个感兴趣的互相帮助解答。一位学生在课程反馈中,形象地称其为“解忧匿名箱”,更有朋友圈里的同学,称之为“解忧杂货店”(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本小说,我没读过:P),受他们启发我便给“问题盒”起了一个新的名字:“解忧杂惑箱”(“惑”和“货”谐音,意思是装满杂七杂八困惑疑惑的信箱)。

因为课堂上多次实践反响不错,不少师友建议我把这一环节延伸到课堂外,在校园的某个地方设这样一个投问题的信箱——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以一直以来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前几天忽然想到,何不把我文五的信箱变成一个“解忧杂惑箱”呢?具体如下(敬请大家多多建议、完善):

1)同学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匿名写在纸上放到文五1楼我的信箱(上面标有杨海锋/解忧杂惑箱,文五的教师信箱在大厅往里走比较隐蔽的地方)。短到一句话长到一封信,都欢迎,不过尽可能具体一点,不要太大太抽象,比如“寝室关系不好怎么办?”“看书静不下心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有点难回答。

2)我每周都会看信箱的,我会在一周内回复——在生生学堂网“解忧杂惑箱”留言(扫下图二维码,信箱上也有贴),你肯定可以一眼看到属于你的那条回复。这是我能想到的“如何把回复交到你手里”比较便捷的方式。

之所以在网上回复,是希望大家也能看到其他人的“问题”和“解答”,并留下你的解答。这也是源于学生的反馈:相对于老师的所谓“答案”,其实大家更想听到同龄人感同身受的解答,听到他们分享的问题和回应的解答,本身就是一种疗愈(详见附录2)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开放的回复,可以在纸条上留下email等联系方式,我私下回复。

3)如果你习惯手机或电脑打字,可以直接打开网上的“解忧杂惑箱”(扫下图中的二维码)→我要发帖(不用注册登录也不用填任何信息可直接匿名发送),我也会在一周内回复

4)收到后请回复确认收到,如有更多需要交流的可以再用纸条或网上留言,也可以约当面咨询(我的电话/微信13588751475)。

 

顺便再谈一点关于我这一做法的想法。

其实就我个人偏好而言,我喜欢面对面的咨询,更直接、更有效,因为:①文字能传递的东西很有限,沟通主要并不靠语言文字(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如果是当面,两个人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也没关系,语无伦次也没关系,甚至沉默也没关系(有时候这些恰恰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只要两个人真实地鲜活地在那儿就行,就会感受到许多语言文字无法传递的东西,就能产生很多此时此地的灵感。②我不擅长文字,书面的遣词造句对我来说是一件挺费劲的事。面对面的咨询,我不用说太多话(更多是倾听,即便要说也只是当下的回应),但文字的沟通,我必须单方面一直“说话”,且因为缺少即时的一来一回,许多想法无法印证,往往是隔空揣摩、自说自话。④你问我答,容易造成我是提供答案的权威”这样一种假象,而事实上我只是协助你解决问题(或者我们“共同”解决问题)……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要出此下策呢?何况我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已有很多(健心房、心理咨询、经典读书会等等),增加这种方式有没有额外的增益(边际收益)呢?

有!

我十几年来做大学老师,同时心理咨询,对比这两个角色所接触的学生,我发现,会来找我当面咨询的学生,只是有求助需求的学生中很小的一部分,冰山之一角。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当面和老师谈话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老师在学生眼中是一个不平等的、有隔膜的存在);许多学生遇到的只是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或者只是想就某个人生的问题听听老师的看法,不好意思为这些小事专门约老师见面;等等。对隐没在“水下的求助者而言纸笔、信箱、匿名这样的沟通方式,更易接受,更少压力,更隐私,不必有很多顾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字沟通可以做到比当面咨询更真实、更坦诚地交流(你看历史上留下了那么多文字沟通的堪称典范,比如各种家书);同时也更便捷,随手拿起纸笔或者点开手机电脑,就可以和另一头的师友连接上。效果先不论,至少达成了连接,有了一个开始。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可以触及另一部分(一大部分)原先并没有与我发生关联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回到我做老师的初心,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解忧杂惑箱”是一种我能想到且能做到的“师友结合”方式。

希望,借一支笔、一张纸、一个信箱,能促成更多的精神交往。当然,这只是一个交往的起点……

 

2018.6.25

 

附录:

1)关于我的咨询风格和咨询理念,参见《人心与人生——我生命中的一个夙愿》(人人网,201007)、《心理健康执业咨询师简介》(杭州19楼健康公社专家团,201007)、《心理咨询室的故事》(城院《心晴》杂志2013 VOL.21 )、《城院心理咨询师专访:杨海锋老师》(微心情微心晴SUNNYHEART,201504)等。(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的链接)

2)我课上“问题盒”环节的部分学生反馈摘录:

我曾在课堂上尝试过两种方式:学生问老师答然后学生补充VS学生问学生答最后老师补充(我作为学生平等的一员坐在学生中)。其中一位学生在课程反馈里这样写道:“老师先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相对于几十个人相互交流而言,其实体验是较差的。首先老师的观点总是有一种权威的色彩在,先入为主,不知不觉就会给大家一种限制,在教室里同学和老师是很明显的两个方向对坐,多年应试教育下来,这种布局会让人有种被动接受的感觉。所以我个人更喜欢老师坐在同学们的座位上的时候。

●“这个环节很多人都敞开心扉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解决问题对我来说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很多问题本身没有固定的答案,尤其是就人生而言,旁人往往只能给一个参考,剩下的路由自己去选择。最关键的是我可以看到很多其他人的苦恼,并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种共情,从他人的磨难中看到人生的百态,明白并不是只有自己有那么多的烦恼,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

●“同学们可以问五花八门的问题,但又不必碍于面子,在解惑的过程中,同学们又引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这些话题对于自己来说可能也是有感却不曾开过口的。但借此难得的机会,似乎也可以窥探出问题的一二来了。在城院经历了三年,上过形形色色的课,但我总觉得课堂上少了点什么。在这节课里我好像明白了点,那就是少了同学们发自内心想要了解的事情。

●“匿名提问这种方式给人感觉很自在,可以提出自己平时不好意思问,或者说是难以开口的问题,能让人真正提出自己的困惑。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平时一个人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通过这种提问分享的方式,可以集合大家共同的力量,来探讨同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自己考虑问题的局限性。”

●“课前‘解忧匿名箱’的设置,真真切切为很多同学解答心中疑惑,讲很多同学们平时不便公开交流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便是自己早知道答案,有时心中仍不禁想再听一遍答复,认同抑或是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每每在耳边重播一遍,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再一次划过大脑皮层的沟回,形成一些执着的信念。成长大概就是解决一个个内心的疑惑,并从中获得思考形成自我的三观。高晓松说,青春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总想问为什么,总想把许多想不明白的事弄清楚。小时候以为长大了就都明白了,当青春不在,即使心中有疑惑,也不再想去追问,内心也不会挣扎,而这种挣扎,正是青春的样子。

●“之所以把这个环节称为‘人间问题’,是因为都在人间生活,大学以后任课老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不多。‘人间问题’还给予我机会,窥见当下大学生所思所想所顾虑,让我看到和我一个大学一个年纪的同龄人都在想些什么。

处于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来自学校的、生活的或社会的,以及处于学校与社会过渡阶段的迷茫与困惑。这些问题,我们无从倾述,或者有时候说出来也没人解答。但在课堂上,给了我们一种形式庄重、气氛轻松的环境,提问者不必拘束,回答者也认认真真,抱着真正帮助解决问题的心态去解答。而且重要的是,在这个课堂上有老师、有学生,大家集思广益,每个人可以给出不同的方案,也让提问者看到了问题不同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问者,回答者也是获益匪浅的,因为在帮助别人解答的过程,也是自己思考的过程,其他人的问题也许也是自己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或曾经经历的问题。

 

回复者:杨海锋 留言时间:18-06-28
回复信息:

更新版见“从内圣到外王”公众号,链接《何以解忧?“解忧杂惑箱”静候你的来信^_^》

当前1 转到第

留言者姓名  

验证码: 刷新验证码

回帖内容: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