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经典会读 >> 了解会读 >> 文章详细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 导引(20170921)欢迎参加 敬请转发^_^
作者: 发表时间:17-09-19 点击率:3416

这些年来,不少同学问我“无形书院·经典会读”到底是怎样一个活动?我做过许多零星回答。现在借新学期开始,再给大家作一个总的回答,把我的本意和初衷再和大家作一详细说明。2017.9.21

        明白的说,照我意思是要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一个个替他开出一条路来去走。——梁漱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 导引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我在“从内圣到外王”公选课后及课外举办的读书会(一度称为“学会”、“行知学社”、“诚明书社”等),至今已有12年多。如果从2010年6月6日正式计期数并每周定期举办算起,也已经有整整七年多了(这周是第228期)。这一活动纯粹由师生自发的,不跟任何学分、素质分及其他考核挂钩。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什么是“经典会读”?字面意思就是相会在一起读经典——借由经典的启发,通过真诚的对话(与一流的古人对话,与身边的师友对话),互助生命的成长

为什么要读“经典”?——安身立命

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为“经典”?

字左边是“糸”,表示跟丝织品有关,右边是“巠”,象形一台织布机(中间的“巛”代表有三条经线)。织布,先要立下经线,才能纺上纬线织成布匹(否则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人生也一样,要织出绚烂的篇章,也要先立下经线——树立人生的志向、建立生活的理想,确立生命的价值等等“经典”的本义就是能帮我们立下经线、帮我们安身立命的典籍[)字象形放在桌上(或捧在手上)的竹简]。

按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中国孔子的时代、古印度佛陀的时代、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时代、古犹太先知的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创造的文化原典,奠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基础。而在这些轴心时代的文化中,中国文化显然是更关心“人”(“生命”)成长的[相对而言其他文化更多关心“神”(彼岸世界)或“物”(外部世界)]),牟宗三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

所以我们读的内容,是从中国的先秦经典入手(主要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礼记》等);同时对古今中外一切可以称得上“经典”的资源保持最大可能的开放性,兼容并蓄、触类旁通、博采众长

为什么从中国的原典入手?除了上述中国儒家道家(以及中国化后的佛家)经典对生命成长有独到之处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不是由各种知识机械地拼凑而成的,而是从自我的生命成长体验中逐渐生长出来的。我们从小学中文,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只有先培育形成自身文化的生命内核[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生命的“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Identity),没有这一过程,生命无法扎根],才能真正吸纳西方的文化(就像一棵树苗要在一处扎下根,才能吸收养分茁壮成长,或者说就像结晶的过程,得先形成小晶核,才能逐渐变大这也是为什么清末民国初年的旧式读书人能精通西学的原因之一。

我最初之所以从身边的大学生中发起经典会读,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在大学里做学生、做老师的深切感触:一方面,年轻人是最需要经典滋养的——20岁左右,正是迈向社会的过渡期、转型期,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困扰,他们最需要一流的书、一流的人给他们引路然而另一方面,年轻人却离经典很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远(几乎和东西方最一流的书和人绝缘)——很多大学生,只读畅销书、教科书、时尚杂志、网络文章,被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功利化阅读包围。以至于虽然学历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多,生命状态却越来越不堪……

·自发自主 好学乐学     ·修身为本 知行合一

为什么要“会读”经典?——以友辅仁

为什么称为“会读”?

会读的“会”,字面意思是相会、会面很多学生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一起读?我喜欢自己一个人读。”所以特别要澄清一点,我们经典会读的重点是“对话”,而不只是“阅读”(我们更希望你事先完成“自己一个人阅读”的环节)。我们真正的用意是希望通过真诚的对话(与一流的先人对话、与身边的师友对话),互助生命的成长。

前面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而生命的学问只有在“生命的精神交往”(雅斯贝尔斯语)中才能学习,只有在一个活生生的人和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真心的交往中才能得到印证。我一向的观点是:死书不能救活人,只有活人才能救活人,只有靠我们活人与活人之间的互助。我们真正的用意,是希望能有一群师友真心诚意地坐在一起对话、聊天、谈心,借经典的启发、师友的启迪,探索人生、思考社会乃至宇宙(如孔子的杏坛、柏拉图的学园等),也就是说,我们是想找一些人(从古人到身边的人)来帮忙走好当下的人生路。

我之所以称“会”读,最初是受卡尔·罗杰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位心理学家)encounter group(译为“会心团体”)的启发。我起初是想在我带领的学生团队(包括课堂、沙龙、读书会等)中创建一种安全、自由、信任的氛围,在其间大家能自然地打破心理上的防御、隔膜,充分敞开自己,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真心诚意、真真切切地交流。所以这个“会”,有心灵交会的含义。

 电影《一代宗师》里说到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读书也是一样,自己在书斋里读只是起点,我们从书里获得领悟,最终是为了指引我们更好地过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交往。书好比一张地图,看地图是为了更好地进入真实的世界。书只是生命的注脚,生命才是正文。真正的读书人,要从书斋里走出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此外,还有“会通”(融会贯通)的意思,古今的会通、中西的会通、各学科的会通等,以示兼容并蓄、触类旁通的精神。

·以友辅仁 敬业乐群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

 

所以我一再强调,“经典会读”不是国学课,我的本意不在传授所谓“国学”,在整个过程中我不讲课,我只是对话的参与者之一。其次,它根本不是一门“课程”,我恰恰是因为对日常上课不满,所以才舍弃日常上课的模式而发起经典会读的。谈到这个意思,我想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把我创建的平台称为“无形书院”(经典会读是活动之一)。

【为什么称“书院”】

书院不同于学校,宋代书院的兴起,正是当时的有识之士不满官办学校的死气沉沉而在民间自发创办的讲学场所。什么是“书院精神”?我个人的理解是:1)自主自发好学乐学的精神;2)自由对话兼容并蓄的氛围;3)真诚恻怛亲近笃厚的师友情谊;4)亲证实修躬行践履的精神,——这些都是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很欠缺的,我自己在大学这个年纪时非常渴望这样的这样的氛围而不可得。

我当老师的十六年来,发现许多年轻人,特别是有点思想、有点觉悟的年轻人,常常是孤独的,他们尤其需要真正志同道合的师友们真心诚意的相互激励、相互提携、相互照亮。可以说,无形书院的实践,是在探索一种健康、有益、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以关照和安顿的生活方式。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顶天立地 下学上达 

 

【为什么又“无形”】

“无形”取自《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蕴含了求“道”(“形而上者谓之道”)之理想——超越生活的浮面,探求生宇宙的真谛、生命之本源。“无形”又与西方“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的理念相合——无院墙之隔,无身份之别,也无学科之分,重在自发、自由、开放的对话。我们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没有边界、没有门槛,任何有心人都可以来参加,也随时可以退出。很有意思的是,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无形书院在哪里?我想来参观。”我说很遗憾,我们没有专门的场地,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我们在哪里相会(包括经典会读、日新晨读、人文行走等),无形书院就在哪里。

古人说,鱼在水中不知水,我想这是对“无形”最佳的形容了,我希望大家在这里交流,如鱼在水里畅游一样,自由自适自在,感觉不到任何有形约束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充分地舒展开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他具体问题

◎时间:周六或周日晚19:00~21:30(具体会在前一次商定并在群里通知)请提前几分钟到,19:00准时开始。

◎地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校区(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0号)文科楼5号楼405

◎过程:一齐诵读→文本释义→自由讨论(详见《经典会读临时约法(20100620)》《每期经典会读前中后我们需要做的工作(20160223)》等,有损益)

每一部经典,我们都是一小段一小段往下读。对每一小段:1)先大家一齐朗读一遍;2)然后由一位负责讲解的读友作简单的文义疏解;3)最后自由讨论,大家有什么疑问、补充尽可能抛出来(可以称为“执经问难”)。讨论过程本身不预设立场,尤其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而不同。

会读前,准备好(可以到图书馆借)一本我们正在读的书,有时间最好作适当阅读准备建议:先不看注疏把原文读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研读经典的注疏(特别是那些读了多遍其义仍然不能自见的部分);再泛观博览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解读、发挥(靠谱的离谱的都可以),以打开思路。

◎对象:任何有心来参加的人(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学生和毕业生为主体,热烈欢迎四面八方三教九流感兴趣的朋友来参加)。来去自由,孟子曰:“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参加方式:请先加杨海锋老师微信(13588751475),第一次来可以什么都不用准备,先来看看、和大家聊一聊,许多细节可以来了详聊。

其他详细内容请参看生生学堂网站(www.sssch.net)无形书院·大学之道版块的经典会读栏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