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书院精神 >> 无形书院 >> 文章详细

王阳明:书中天阁勉诸生(1525)
作者: 发表时间:17-07-29 点击率:7186

 

书中天阁勉诸生

乙酉(嘉靖四年,1525年)九月    《王阳明全集》卷八文录五第三一零页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承诸君之不鄙,每予来归,咸集于此,以问学为事,甚盛意也。然不能旬日之留,而旬日之间,又不过三四会。一别之后,辄复离群索居,不相见者动经年岁。然则岂惟十日之寒而已乎?若是而求萌蘖之畅茂条达,不可得矣。

故予切望诸君勿以予之去留为聚散。或五六日、八九日,虽有俗事相妨,亦须破冗一会于此。务在诱掖奖劝,砥砺切磋,使道德仁义之习日亲日近,则世利纷华之染亦日远日疏,所谓“相观而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者也。

相会之时,尤须虚心逊志,相亲相敬。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或议论未合,要在从容涵育,相感以诚,不得动气求胜,长傲遂非。务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其或矜己之长,攻人之短,粗心浮气,矫以沽名,讦以为直,挟胜心而行愤嫉,以圮族败群为志,则虽日讲时习于此,亦无益矣。诸君念之念之!

 

 

20110508在中天阁阳明先生讲学处,正面墙上的文字即《书中天阁勉诸生》。

 

*注释:

中天阁:位于余姚龙泉山南坡。其名取唐人方干“中天气爽星河近”诗意。明正德年间,此处由钱德洪开辟为讲堂。正德末年,王阳明回余姚扫墓,钱德洪等七十四人把他迎请到中天阁,拜他为师。嘉靖初年,王阳明丁父忧家居期间,于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为开讲之日,当时听讲者多达三百余人,其他日子有钱德洪讲授王学。王阳明还为学生订立学规《中天阁勉诸生》,亲自书壁。现存五开间两层楼的中天阁为清代建筑,正厅有一副明神宗的御笔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上首,挂一轴王阳明先生的画像。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离群索居。《礼记·檀弓上》:“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萌蘖niè:萌,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畅茂:旺盛繁茂。条达:条理通达

破冗:冗,繁忙。破冗,繁忙中抽出时间。

诱掖奖劝:引导扶持,奖励劝勉。朱熹《论语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

相观而善。《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传习录》18条: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传习录》245条: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论语·子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庸》33章:“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

涵育:涵养化育。

遂非:坚持、掩饰错误(顺着过错去做而不改悔)。

:“圮,毁也。”《说文》

 

*网上翻译:

“虽然天下万物有生命力旺盛,极易生长者,但是经历一天酷热的阳光暴晒,又连续历经十天的严寒,既是是生命力再旺盛在如此环境下也无法生长”。

承蒙诸位朋友不嫌弃敝人,每次敝人来到这里,大家都聚集于此,与敝人和诸位朋友共同探讨为学之功夫,大家心向圣学的心意十分热忱。然而敝人每次至多不过只能逗留十日,十日之间与诸位聚会讲学又不过三四次而已。分别之后,大家又各回各家,恢复到独居的状态,期间不能相见论学者动辄以年岁计。这又岂止是十日之寒啊?如果以这种方式学习圣学,想要为学的进境如同萌发的新芽想要畅旺茂盛,枝条通达一般,是不可能达成的。

所以敝人殷切的希望诸位朋友不要敝人来就跟着聚会讲学,敝人离开就不再聚会讲学。每次或者五六天,或者八九天,虽然有世俗之事需要忙碌,也要排除困难举行一次聚会。其目的在于引导扶持,奖励劝勉,道学之间相互支持,交流,使涵养心性的功夫越做越亲近顺利,这样就会让世俗物欲横流之沾染离自己越来越远,这就是相观而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所说的意思了吧。

诸位心学同志在聚会时,尤其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谦逊之心,相亲相爱之意。大概与朋友相处,互相谦让,就受益:相互攀附比较,就会伤害心性。如果在讲会论学之时,有不同意见和感悟的,我们要坦诚的去包容,求同存异,对对方坦率的呈现出你的诚意,不可以以心逐气而非要分出个高低胜负来,如此便会助长傲气,因循着错误的路径而不自知。 以上敝人所讲诸位论学时要注意的地方,心性的涵养在于踏实的在生活里奋勉,不需要太多言语,通过自己的行动就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如果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他人的不足,忘记了心性涵养而动气,假借攻击别人,来显示自己正直名誉,带着好胜之心以全愤怒妒嫉之行,把毁坏心向圣学的同志的心性作为目的,若如此的话即使每天都在这里讲会论学,也没有什么有益于心性涵养的地方了。诸位心学同志一定要对此保持警惕啊!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