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更多分享 >> 好文分享 >> 文章详细

吴平祥:老子与建筑之道
作者: 发表时间:16-08-01 点击率:1949

世界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真叫人眼花缭乱:当人们还在为“台北101大楼”感叹的时候,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摩天大楼——迪拜塔——又于201014日竣工了。迪拜塔比“101”足足高出320米,总高度828米,有162个楼层,设有1044间住宅单位、49层办公大楼和一间豪华酒店,估计可容纳1.2万人。建成这个庞然大物,一共用了3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3.14万吨钢材。

  

中国大陆这二三十年是世界最繁忙的建筑工地。拆拆建建,建建拆拆,雨后春笋般的钢筋水泥“森林”正在不断地吞噬绿色的农田和恬静的村庄。前不久接到朋友传来的电子邮件“迪拜算什么,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内地将建……”。从效果图上看,一座座摩天大楼、一群群碉堡式建筑,果真不同凡响!

  

当我们在为日新月异的世界建筑科技喝采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了建筑之道了呢?什么是建筑?人类为什么要建筑?

  

传说有这么一件趣事:1946年,梁思成作为联合国总部建筑选址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在美国拜访赖特。赖特问:“你到美国来的目的是什么?”梁答:“是来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挥手说:“回去!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接着背诵了《老子》第十一章的一段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把《老子》关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这段话誉为“最好的建筑理论”,并作为校训,写在他创办的校园墙壁上。

  

经查,这个故事原载葛荣晋的《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作者用括号标注,故事出自汪坦之口。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很高,原因有二点:其一,汪坦是建筑学家,曾任过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是梁思成的继任者。其二,汪坦曾在19471948年间在赖特的塔里埃森当访问学者,是中国建筑界唯一一个赖特弟子。

  

“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老子之道,赖特说它是最好的建筑理论——也就是本文说的“建筑之道”。

  

假如您花一百万元买一套房子,我问:“您是买‘有’,还是买‘无’?”您可能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买‘有’,傻瓜才买‘无’!”可是您想过没有:如果您买的全是“有”,没有“无”,那我可以断定:您买的是建材,而不是房子!所以,建筑学归根到底研究的是“有”(建材)和“无”(被建材切割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建筑师的任务,就是用有限的建材切割出最宽敞、最美观、最实用、最环保、最安全的空间。难怪,赖特会认为老子的话是最好的建筑理论!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他是个孤傲的人,对欧洲一些著名思想家不屑一顾,但为什么对老子情有独钟呢?因为在“道”的层次上,他的思想与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发生了共鸣。

  

赖特十分厌恶十九世纪在美国流行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思想。他师从过沙利文(Louis Sullivan),就是赞赏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思想。他将沙利文推崇自然和有机生命形式的思想发展为“有机建筑”思想。“有机建筑”思想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赖特说过:“我在以自己观念建造房屋时并不知道老子。我是很晚才发现老子的,而且纯属偶然。有一天我刚从院子踏进屋内,顺手掂起日本使节刚刚送来的一本书,就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刚才说的这个观念。”(即“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笔者注)“原先我曾自诩自己有先见之明,认为自己满脑子装有人类需要的伟大的预见。因此我起初曾想掩饰,但终究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后来者。几千年前就有人作出了这一预言。……我不能把这本书藏起来。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因而沮丧万分。不过我又想到自己毕竟不是乞灵于老子。这是一个更深蕴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永恒的并被坚持着持续下去的事实。”

  

这段话挺有意思,它活灵活现地刻划出赖特的性格。“自诩”、“掩饰”、“沮丧”、“毕竟不是乞灵”,表现赖特的高傲。“无法否认这一事实”、“更深蕴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赖特对老子心悦诚服。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温赖特与老子的故事?因为有些人(特别是当权者)忘记(或者根本不知道)建筑之道。人类走出洞穴,开始用简单的树枝、树皮搭盖房子的那一天开始,建筑的目的就是一个“用”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今天的许多建筑首先不是为了“用”,而是另有目的。争“世界第一高”者,建“形象工程”者,其建筑目的是“用”吗?政府为GDP、为财政税收而批地、卖地,开发商为图暴利而建房,投资者为资本增殖而炒房。地价越炒越高,房价也越炒越高。真正需要“用”房者,买不起房;而大量房子却闲置着“养蚊子”,甚至出现空荡荡的“鬼城”。

  

如今的科技十分了不得:一片上世纪末刚建成的小区,应用定向爆破技术,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大型施工机械开进去,转眼间,一座座几十层的大楼拔地而起……不过,人们忘记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本来,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利”,你却把好端端的建筑炸成废墟,成了“有之以为弃”。 本来,老子说的“无之以为用”,你却让新建的高楼大厦“养蚊子”,成了“无之不为用”。人类离建筑之道不是渐行渐远了吗?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