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身心自助·心理/中医 >> 健心房沙龙 >> 主题沙龙 >> 理念|概况 >> 文章详细

從「人文臨床與療癒」到「人文治療」
作者: 发表时间:16-08-30 点击率:2227

從「人文臨床與療癒」到「人文治療」──
台灣慈濟大學「人文臨床與療癒」論壇與韓國江原大學「人文治療」研討會的報導與省思


尤淑如【1】、黃渼婷【2】、蘇嫈雰【3】

 


壹、人文實踐的新趨勢──人文臨床與人文治療

2009年9月11-12日,台灣慈濟大學舉辦「人文臨床與療癒」探索論壇。隔週18-19日,韓國江原大學也舉辦「人文治療」(HumanitiesTherapy)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或許僅是巧合,也或許由此透顯出某種時代趨勢,揭示人文學科走向生活世界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值得我們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從形式結構來看,「人文臨床與療癒」探索論壇分為五個場次,內容涵蓋「心理學、心理治療、護理、醫療人類學、社工、宗教、哲學、文學與藝術」等眾多領域。「人文治療」研討會探討的主題則分屬於「文學與治療、治療理論、哲學實踐、諮商方法」四大領域。前者全面地、廣泛地探討人文臨床與療癒、後者則聚焦於人文治療之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從性質或屬性分析,「人文臨床與療癒」論壇著重於對什麼是「人文臨床與療癒」?如何教學?等相關議題的探索與思考,關注如何從人文觀點思考與探索「人文臨床與療癒」的意涵。後者從「實作」(doing)的觀點,試圖建構人文治療實務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等知識。

貳、研究社群

一、韓國的「人文治療」研究社群

韓國學術振興財團於2008年11月成立「人文韓國」組織,他們預計以10年8億韓圜的規模,分別從文學、哲學、語言和藝術四個領域,資助韓國各大專院校,探討「人文治療」的效用和價值。韓國「人文治療」研討會是由甫成立不久的「人文韓國人文治療研究團隊」(Humanities Korea Humanities Therapy ResearchGroup)所舉辦,他們擬定數項長期的整合型研究計畫研究「人文治療」。

二、台灣的人文臨床與哲學諮商研究社群

台灣目前從事人文治療或人文臨床的研究社群約略可以分為兩大群體,一是由余德慧、余安邦、李維倫、林安梧等人2009年5月在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成立「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擬定了「人文臨床與療癒」教研社群發展計畫,試圖以「人文臨床」此一實驗性質的觀念,探索人文臨床與療癒的可能性。他們舉辦了一連串論壇,開啟相關研究。另一社群則是由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與社工系教授鄭玉英帶領哲學系所的師生,在大學部與研究所分別開設一系列「哲學諮商」學群課程,每學期安排實務技巧研習,並且在兩年基礎課程之後,要求學生參與哲學諮商接案實習等系統性課程,培養台灣「哲學諮商」的學術與實務的人才。

參、台灣慈濟大學「人文臨床與療癒」探索論壇紀實

這場探索論壇廣邀「精神分析與社會及文化研究領域」、「諮商與臨床心理學學門」、「中文、小說與藝術學門」、「社工、護理與醫療人類學門」、「宗教、哲學與現象學心理學學門」等眾領域有興趣的教師與學者共同參與。目的是為了「把人文學的知識與苦難現場的距離拉近」,以期能夠「從苦難現場產生知識」。

兩天的論壇共分五場次,每一場次以學門領域與人文臨床療癒的連結作為主題,第一場是「精神分析與社會及文化研究領域」;第二場是「諮商與臨床心理學學門」;第三場是「中文、小說與藝術學門」;第四場是「社工、護理與醫療人類學門」;第五場是「宗教、哲學與現象學心理學學門」。在第一場次中,有兩位主講人與三位與談人。兩位主講人和其主題分別是彭仁郁所講的「從精神分析到臨床人文(科)學一種跨學科整合或學術「症狀」?」蔡怡佳所演講的「人文臨床與療癒論壇:從臨床心理學到宗教研究」。兩位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路徑提出對心理治療的人文反省,彭仁郁首先從法國心理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進行反思,試圖先確立臨床人文學(Clinicalhumanities)的意涵為何?她從法國人文臨床科學院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推論,在法國,似乎目前並沒有一個確立的、具體的、有內容的「臨床人文學」的概念,換言之,臨床人文學發展至今仍是一個模糊的、各說各話的空洞架構。彭仁郁最後的結論是:「有志投入的參與者,在以台灣本土臨床實踐經驗重新界定『臨床人文學』概念的意涵之前,應先從事SHC系譜學研究的基本工作,釐清兩者之間的關係(法定繼承人?私生子?或自我創生?),才有助於台灣學者規劃人文臨床研究、實踐的場域,並發明教學傳承的機制。」至於蔡怡佳則是從自身經驗出發,檢視自己從心理學轉到宗教研究的歷程,從中思索何謂「臨床」?何謂「療癒」?在她看來對臨床處境懷有某種愛與熱忱,乃是臨床人文所應有的內涵,而非簡單地把它排除在臨床專業之外。另外三位與談人也分別各自從心理學、哲學、伊斯蘭宗教提出他們的看法來與之呼應。

整體說來,無論是主講人或與談人,都是試圖從自身專業出發,對什麼是「人文臨床」?什麼是「療癒」?交換彼此的意見。雖然並沒有什麼結論或定見,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大家對於什麼是「人文臨床」?都有更豐富的思考。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喚起國內學者對於人文臨床與療癒課題的關注,由此凝聚並結集有興趣的學者教師社群。

肆、韓國江原大學「人文治療」研討會紀實

由韓國學術振興財團所支持的「人文韓國人文治療研究團隊」,在江原大學舉辦第一屆國際人文治療研討會,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文與治療等相關課題。會議分兩天四場進行,分別探討「文學與治療」、「治療理論」、「哲學諮商」以及「諮商方法」四大主題。此次研討會由早上的一場主題演講開啟了序幕,這場演講由美國哲學諮商協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Practitioners Association)的創辦人馬瑞諾夫(LouMarinoff)發表,講題為「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踐」(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ilosophicalCounseling)。演講內容和同年5月在輔仁大學所講的內容相同,【4】內容大略分為「理論、方法論、實務以及個案研討」四大部分。

在第一場名為「文學與治療」的研討場次中,第一篇發表者KathleenAdams女士是美國日誌書寫治療中心的創辦人(The Center for JournalTherapy),她同時也是專門從事於精神治療的醫師,幫助人們使用個人書寫日誌,或撰寫日記、詩、回憶錄,和故事——作為一種更深了解自我的途徑。發表者稱這樣的工作為「文學治療」(JournalTherapy)。在25年前Adams開始實作練習,看著如種子一般的觀念逐步形成強而有力的枝幹,進而在療癒上開花結果且改變許多人願意拿起筆來書寫。Adams定義「文學治療」為「有目的的和有意向性的用生命為基底的書寫,為了是更長遠渴望的結果。」(Adams,1999)關鍵字在於「有目的的」和「有意向性的」,它不僅僅只是在紙上書寫或是手指頭在鍵盤上打字。它必須也要是一種有理性的計畫。當書寫者理解了他或她最初所想望獲得的事物,這會增強了覺察(awareness)、情感的慰藉(emotionalsoothing),或是探索一種內在或外在的衝突,書寫者可以有目的地挑選一種文學技巧,這種文學技巧可以確實地如預期般表達更長遠渴望的結果。在文學書寫程序的結構中,舉的例子為:現在我應該——、我感覺——、我希望我知道——、我的沮喪是——,每一個閱讀和書寫者用他或她自己所擁有的語言文字來理解這個結構。文學的階段分為三個部份:結構(structure)、洞悉(insight)、直觀(intuition)。提問者提出了兩個問題:其一是如果病人(patient)精神健康改善的狀態是透過了治療學家為期四個月的文學書寫階段,那他們要如何克服日後在其他精神和情緒上的困擾呢?提問者想要問的不是書寫者透過文學治療所獲得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妥善處理困擾,而或是他們持續與發表者(精神治療醫師)或是其他文學治療師見面嗎?其二根據發表者所提出文學治療的14種不同技巧,結構地寫下對話至少須花費2小時或更多時間。發問者想知道在為期四個月的時間,是否都僅是增加當事人(client)書寫的技巧,抑或是在早期會有其他除了書寫以外的活動?發表者如何在書寫時間中與自己的當事人建立交往關係?

第二篇論文發表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葉舒憲,論文題目為「出神的治療能量-靈感的民族志研究」,論文主要在揭示前現代社會中人類共有改變意識狀態的能力及其潛含的治療能量。在論文中主要提出薩滿、巫師們進入通神的迷狂狀態之特有能力,是人的精神重返神聖本源之途徑。葉舒憲提出出神的薩滿、歌者和藝人,其共同的經驗是「受過傷的想像」。21世紀的人文學必將超越往昔將出神迷狂現象神祕化的偏見,進入理解、探討和開發這筆精神財富的新階段。葉舒憲在繆斯神話與詩人迷狂一節中談到蘇格拉底指出神對於詩人像對於占卜家一樣,奪去他們平常的理智,用他們做代言人,……由神憑附者來向人說話。這一段正是提問者提出「出神(ecstasy)—迷狂」這並非常人所能。也建議在談論「靈魂健康」應該能夠涉及到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說明「健康」的概念時,試圖將其範圍由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擴展到靈魂健康。對於普通人(除了薩滿(Shaman)或者其他具有神異能力的人以外)的靈魂健康來說,人文學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葉舒憲提出美國學者史泰司(W. T. Stance,1886-1967)《冥契(神秘)主義與哲學》一書中提到:「這個領域(指的是冥契主義)困難重重,我們不能妄想可以得到『證明』、『反證』、『駁斥』、『確信』云云,這是應當再三強調的。神秘者不必管論證,他自有內在的主觀自信。」而譯者(楊儒賓)主張用中性的「冥契主義」替代貶抑詞「神祕主義」,而引用者也就是本論文的發表者(葉舒憲)考慮到漢語學界約定俗成的習慣,將較為生僻的詞「冥契」仍改為「神秘」。嚴格說來,「神祕主義」雖是漢語學界約定俗成的習慣,但也早已經被當成貶抑詞久矣。為突破此一刻板印象,譯者才會用心良苦地主張用中性的「冥契主義」替代貶抑詞「神祕主義」,然而引用者也就是本論文的發表者(葉舒憲)卻未詳細考量譯者(楊儒賓)的仔細用心,著實是本論文的可惜之處。在出神的民族志中提到:《格薩爾》通神藝人、老子恍惚說與史威登堡通靈說,其後提到薩滿:迷狂敘事的文學志,特別指出妄想也需要技術(techniques)嗎?出神或妄想的技術,會有怎樣的文化價值?等等問題,在結論中指出出神的治療能量。發表者認為探討完整的人學,必須從人的思想史起點入手,必須從蘇格拉底的迷狂開始。失落的靈魂就在重溫創傷的模式中被喚回,為的是能夠恢復在活人世界中的生存意志。神話學家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Armstrong)只有當他體會到這種神祕的、與夢幻時代(dreamtime)合一的經驗時,他的生活才有意義。這也是發表者一直在論文中所傳達「出神」的重要性治療能量。

第三篇論文由江原大學人文學系的Ming-Yong,Lee所發表,論文題目為「『故事敘述』作為治療方法以及兩個相關範例:由敘事治療的觀點來看神話與《一千零一夜》」。本篇論文以「故事敘述」(Storytelling;Geschichtenerzählen)作為一種治療的觀點起始,析論故事敘述的特徵、功效與方法,同時並以兩個與故事敘述治療相關的範例作為理解本文的參考。首先,在「故事敘述的特徵與其治療的功效」,講者指出,故事敘述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組織資訊、傳達情感以及建立社群的敘述方式。當說故事者敘述故事時,聆聽者不僅聽見了故事,甚至能夠理解並且「經驗」(erlebt)這故事。人們能夠透過故事的再現,學習到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法。「故事敘述治療」(Storytellingtherapie)是一種藉著說故事的方式,幫助人賦予自身生活意義的途徑。它結合了敘事學以及心理學,嘗試了解人們如何賦予生命意義。「故事敘述」在敘事心理學當中被運用為治療的方法。其次,在「以故事敘述為治療的方法」這個主題上,講者指出,「故事敘述治療」包含了三個層面:案主敘述自己的故事;治療者敘述可能包含解決方式的故事;治療本身(治療者與案主的關係)所創造出來的故事文本。故事敘述的特質為言語、書寫、觀點、距離、語言風格等,這敘述透過這些元素、音樂或者圖像被傳達出來。故事敘述在閱讀治療、書寫治療以及敘事治療中相當重要,人物、母題、時間以及空間皆是當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之後,講者提到「故事敘述的治療運用與日耳曼民族神話」的關係。講者認為,故事敘述在實際的使用上,看重認識與感覺的重整,即使治療者使用古老的神話來進行治療,當中的重整工作必須將現今不同於古代的時空因素納入設計重整策略的考量中。例如古代的日耳曼民族害怕雷擊,他們就運用神話傳說中雷神(Thor)的形象,提供對於雷擊的合理解釋,使日耳曼人不再害怕雷擊。若以現在的故事敘述治療的眼光來看,人們害怕雷擊的故事就是案主的故事;而神話中創造雷神的故事即是治療者的故事。最後,講者引述《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作為他所要說明的治療案例。這是關於Scheherazade皇后與Schahrayar國王的故事。這國王因為遭到第一任妻子的背叛,因此每天晚上娶一位新皇后,加以殺害,以為報復。Scheherazade皇后相當聰明機智,為了避免殺身之禍,她每天為國王說一個故事,她在每天的故事中,告訴國王如此的訊息:「有一些女性不忠,應該被懲罰。很多男性也因此受苦。不是只有國王會被女性欺騙,因為被欺騙在這世界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世界上並非只有不忠的女性,也有一些既忠實又良善的女性。因此,清楚地認識女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男性不需要憎恨所有的女性,也不需要殺害她們。」這位睿智的皇后在敘述這故事的過程中,不僅免去殺身之禍,並且除去了國王的病根。若以敘述治療的角度來看,這位皇后可說是治療者,而國王則為案主。講者用日耳曼民族害怕雷擊與《一千零一夜》的這兩個例子說明了故事敘述的治療運用與「感覺以及認識」的重建相關。因此,當我們透過敘述故事的方式進行治療時,我們也同時按照我們所處的時代,對故事敘述所涉及的人物、主題,以及時空進行了重整。

緊接著下午的第二場,研討主題為「治療理論」。第一篇論文發表者為比利時歐洲大學藝術所的Par R.Forestier,發表主題為「藝術治療學科的思想基礎以及法國大學教學所運用的方法」,本論文主要討論的議題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旨在討論藝術治療學科的思想基礎;第二部份探討藝術治療的方法論基礎,最後則提出一些觀察藝術治療理論以及實踐之關係的看法。在「藝術治療的基礎思想」方面,講者主張,所有的人類都追尋幸福。按此邏輯看來,人類應該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健康並且獨立的成長。然而,一切卻顯示了人類不管在身體或者心靈健康上無法完全達至追求至高幸福的目標。藝術,在某種程度上可透過一些方式幫助人類走向健康,並改善人類生存的品質。至於在「藝術治療的方法論基礎」方面,講者首先區分「美學」與「藝術」的差異。他認為「美學」是用來界定藝術活動的標準,而「藝術」則與「知道如何做」(savoir-faire)的意識相關。由「知道如何做」到「知道如何感受」的適應過程決定藝術技巧處理的範圍,藝術的操作會因此成為人的存在與藝術之間的中介。藝術治療的方法論幫助治療者在面對案主之際,決定採用何種適合的治療策略。此論文建議採用的的藝術治療方式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藝術創作、治療者的治療記錄、製作協調的立方體(cubeharmonique)、製作觀察卡、治療策略以及相對應的照料規劃。其中較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方法為製作協調的立方體。在「製作協調的立方體」的這個主題上,講者認為「製作協調的立方體」在藝術治療中屬於一種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治療者讓被治療者製作六面立方體,並觀察案主在製作立方體時,採用何種調整方式讓六面立方體呈現均等的狀態。這個過程幫助治療師了解案主在藝術製作的過程中,使用何種補救方式調整原本不均等的立方體。同時,治療師也能從此過程中觀察案主自我調整能力改善與發展的能力。最後,講者指出「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在他看來,藝術治療理論的產生是為了幫助人類過幸福的生活,在理論與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透過藝術語言理解案主的行為以及他的自我修正能力。藝術治療並不以使案主復原為主要目標,重點在於觀察案主在藝術治療中呈現出何種走向復原的過程。

第二篇由法國藝術治療文憑大學的Par Agnès F. Forestier所發表,題目為「藝術治療與拉丁文書寫:概述與實例探究」。本論文以藝術治療中的拉丁文書寫治療為主體,探究以此方法進行治療的案例與分析。首先,在「藝術治療技巧分析」方面,講者提到,藝術治療在法國不同的教學大學分別以不同的操作方式輔助醫事,特別是心理治療科別。此學科在三十年前在歐洲興起,如今已經成為法國許多教學大學的專業學科。之後,講者強調「拉丁文書寫的重要性」,他認為,話語與書寫之間的關係在歐洲很早之前即是個相當受重視的議題。話語透過書寫成了文字,拉丁文書寫除了記錄了文字之外,亦呈現出書寫與繪畫的密切相關性。在藝術治療中,拉丁文書寫的方式相當受到重視。此類書寫通常被用來治療具有書寫障礙;記憶障礙以及訊息傳遞障礙的患者。在論文中,講者也以案例研究作為佐證。他提到一位個案拉西德(Rachid)與記憶的情況:阿爾及利亞籍的拉西德在二十五歲時,因為一場意外造成頭蓋骨受到創傷。他在當時完全失去生活的動力,失去記憶。他連續三年進入相關機構進行術後復建後,逐漸恢復記憶,但進展卻十分緩慢。在第四年的治療中,拉西德顯得對藝術治療的方式相當喜愛,並且持續地與其他十二位病患一起接受治療。透過書寫的練習以及在團體中與同儕的相處,拉西德雖未能完全痊癒,卻大幅度地改善了因為腦部受傷,所導致的失憶與遲緩。拉西德也在這個治療的過程中,在心靈上獲得相當大的慰藉,生存的品質亦獲得提升。

隔天早上的第三場論文研討,主題是「哲學諮商」,共有三篇論文。這三篇論文分別邀請加拿大第一位哲學諮商師Peter Raabe。第二位是日本大阪大學「臨床哲學」(clinical philosophy)的重要學者中岡成文,這次發表的主題是非常實務性的。第三位是韓國江原大學哲學系的Young E. Rhee,他同時也是「人文韓國人文治療研究團隊」成員之一,這次他談論的是「哲學諮商的體現理論」。加拿大Fraser Valley大學哲學系Peter Raabe發表的題目為「『心理疾病』、羞恥以及哲學」(“Mental Illness”, Shame, and Phlosophy)。這篇論文從哲學的觀點剖析「心理疾病」、「羞恥」以及「消除羞恥的對策」三大主題。首先關於「心理疾病」的議題,依據哲學和生物倫理學教授Carl Elliot的說法,不僅有許多病理學上的結構藏在心理失序的背後,並且大部分的失序都無法被任何客觀物理檢證所確認。Raabe舉「注意力欠缺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為例,他認為精神疾病用徵狀作為病因是很奇怪的,在他看來,注意力缺乏是徵狀,但不是病因,是某種病所顯現在外的病徵。因此,沮喪也不是哀傷或絕望感的病因,而是它們所顯現在外的徵狀。換言之,他認為心理疾病之所以被稱為心理疾病,徵狀之所以被稱為病因,是因為人們慣常使用大腦生物學理上的機能障礙來定義精神問題,以此視為疾病。

Raabe認為,當心理疾病、心理失序和心理衛生問題這些詞彙放在受苦者身上時,都使得受苦者連帶也想起某種羞恥感。Raabe引述心理治療師Adele Mittwoch的主張:當我們變得軟弱時就會有某種不如人的羞恥感。當某種羞恥感發生時,我們會非常專注於自己不如人的部份,產生某種自我孤立的狀態。 Raabe認為,羞恥事實上是一種需要學習應對的情緒。羞恥感通常是由幼時所承繼的家庭價值所引起,或者是受到廣義社會價值所影響。另外,羞恥感也常被診斷為一種心理不健康被污名化後的產物。另一位心理治療師Judith Herman就指出,羞恥感通常伴隨著一個人被診斷有某種心理疾病,特別是當這個人發現自己被等同於心理失序本身而非以一個人的方式被看待時,他會對於自己的心理失序感到羞恥,因為心理失序或心理疾病意味著自己是沒有能力的(incompetent)、貧困的(needy)、軟弱的(weak)、靠不住的(unreliable)……等等。並且,這個羞恥感不僅是當事人會有,他的家人往往也同樣會因著他的心理疾病而感到羞恥。甚至,由此延伸出來的是,當他們要去向心理治療師求診時,也會有羞恥感。這些羞恥感會阻礙這些人思慮清晰的能力,對心理治療的病人而言,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困擾。Raabe從回應「怎樣對治這些羞恥所帶來的困擾」這個課題,指出哲學諮商與心理諮商的差異。在他看來,當事人的羞恥多半是伴隨著心理疾病而來,是因社會文化對心理疾病的種種價值解讀,導致自己產生以心理疾病為恥的想法,因而才產生羞恥感。但是哲學諮商則不然,當事人如果求助於哲學諮商,哲學諮商並不會用心理疾病來診斷他,而是與當事人共同探討他所經歷到的人生課題或哲學問題,特別是那些跟他困境相關的信念、價值和預設立場,也因此就不會有類似於心理疾病的價值解讀,當然也沒有羞恥感的問題。對當事人而言,去找哲學諮商師談就好像去拜訪哲學家一樣。這是一種求知的活動,人們不會對於求知感到羞恥,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軟弱,反而還會認為,拜訪哲學家,追求哲學智慧會使得自己的思考能力變得更好。

日本大阪大學的中岡成文所發表的主題是「治療活動中的聆聽、等待和移動」(Listen, Wait, and Move in Therapeutic Activities)。內容分為五大部分,一開始,中岡成文先介紹日本的「臨床哲學」,並說明臨床哲學的特質在於「照護」(at-tendance)。「臨床哲學」原本是大阪大學文學研究所在1998年所設置的一門課,當時每個人,甚至是哲學系的同事都對「臨床」的意指感到好奇,到底「臨床」是否意指著醫療課題或與醫療背景相關的內容。在日本這種新哲學運動號召了一批願意在學院之外,但不僅在醫院中,從事與受苦和照護相關的哲學實踐。如果從希臘字源來看「治療」(therapeia),這個字首先有服務或照護同伴之意,目的是為了讓人類過得更好(service done to gain favor),在這之後,其次治療才有醫藥或外科處置或治癒的意涵。這兩種意涵本質上是相關的,治療師進行治療活動時,他同時也是在照護或服務他的對象。依據這樣的精神,日本臨床哲學的創立者鷲田清一[5]選擇用「傾聽的力量」(Power of Listening)作為他那本成功著作的題詞。然而傾聽之後,如何能夠善用傾聽的力量,端看在傾聽的過程當中如何選擇等待或有所作為(move),適當的選擇能夠發揮傾聽的力量。中岡成文認為,鷲田清一關於傾聽的理論對於生死處境的那種虛弱性結構(construction of weakness)有某種新的連結,鷲田清一受到梅洛龐帝(Merleau Ponty)或列維納斯(Levinas)的影響,主張將自己所聆聽的對象視為一個特殊的他者而非一般的他者。中岡成文認同鷲田清一的立場,認為哲學諮商師在聆聽案主時,要用一種虛弱性結構(construction of weakness)的態度來聆聽案主。這種聆聽的態度可以譬喻為我們可以將自己交託(entrust)給聆聽的對象。將自己交託給他者(entrust to others)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熟悉的,特別是在我們幼時,但是我們到了年長需要重新學習將自己交託給他者。臨床哲學想要將「交託他者」的方式,推薦給諮商師,諮商師在面對個案時,「交託他者」的態度聆聽個案,聆聽個案的虛弱性,與個案合作,共同重建對過去的記憶。

韓國江原大學哲學系教授Youngeui Rhee,發表的題目是「哲學諮商的體現理論」(Embodied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從一開始他即明白地指出,他試圖藉由這篇論文確定什麼是哲學諮商,什麼是能夠具體展現哲學諮商精神的理論,第二,確立哲學諮商處理的對象,第三,建構哲學諮商具體操作的模型。由此,Youngeui Rhee的論文主要探討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心智」(mind)。他關心哲學諮商所要處理的對象,在他看來,哲學諮商處理的對象是「心智內容」(mind matters)。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心智的本質,之後我們才有辦法處理它。其次,Youngeui Rhee探討什麼是心智的疾病(the disease of mind)。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1948)的定義,健康不是指沒有病或虛弱,而是必須是一個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福祉(social well-being)健全的狀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可以區分出四種症狀和原因的系統,其中與哲學諮商相關的主要是第二種,「心智的原因和身體的症狀」(Mental cause and physical symptom)和第四種,「心智的原因和心智的症狀」(Mental cause and mental symptom),特別是第四種。針對這兩種,Youngeui Rhee探討哲學諮商能夠處理的模式。在他看來,所有的諮商模式都有某種共同的結構,這個結構包含兩階段,第一,預設個案的問題來自某些原因。第二,用諮商模式來找出這些原因,希望能夠由此解決問題。Youngeui Rhee在這部份的內容中分析了諸多模式,並且也給予一些評價。在他看來,哲學諮商最適合的診斷系統大略可分為四種模式:a. 本體論成因的診斷系統(ontological cause);b. 知識論成因的診斷系統(epistemological cause);c. 倫理學成因的診斷系統(ethical cause);d. 邏輯成因的診斷系統(logical cause)。這四種診斷系統應用在哲學諮商的模式時,也都必須能夠兼顧個案身心狀態,同時也兼顧個案內在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伍、結語

無論是「人文臨床與療癒」或「人文治療」,二者都揭示人文學科想走入生活世界之中的時代趨勢。從韓國江原大學「人文治療」研討會中可以發現,鄰近我們的韓國和日本都關切人文治療的課題、都重視哲學諮商或哲學實踐作為一種人文治療的探究;其中,日本更是從1998年就開始,他們在大阪大學成立倫理學與臨床哲學研究所,從事哲學「臨床實務」的探究。並且,從研討會開場的主題演講是以「哲學諮商」為主軸,不難看出韓國的「人文治療」研究活動對「哲學諮商」的重視。反觀台灣,哲學諮商或哲學實踐似乎仍然停留在「可行或不可行」的爭議當中。或許,藉由歐美或日韓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跳脫「可行與否」等相關爭議,進一步思考如何使台灣的哲學實踐成為一種人文治療。再者,雖然在慈濟大學的「人文臨床與療癒」論壇,「哲學諮商」並沒有被納入討論。當然,台灣學者也尚未思考「天主教哲學諮商」作為一種宗教療癒的可能性。但是,無論是第一場的與談人楊婉儀所提出的,哲學療癒必須從改變人的認知開始,或者是第五場汪文聖所提出的「如何將哲學的存在性層面開發出來?」都與哲學諮商與天主教哲學諮商所從事的觀點相互呼應,也提供哲學諮商與天主教哲學諮商的研究者值得參考的借鏡。


[1]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負責慈濟大學會議報導、韓國會議的主題演講、第三場會議論文報導以及匯整全文。

[2]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負責韓國會議的第一場第三篇及第二場前兩篇會議論文的報導。

[3]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負責韓國會議的第一場前兩篇會議論文的報導。

[4] 2009年5月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舉辦「第一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理性與信仰的跨領域對話」研討會,馬瑞諾夫的講題以及內容與這次完全相同,故請參考本期刊的另一篇報導。

[5] 鷲田清一,自2007年8月起擔任大阪大學校長。

壹、專題報導

本期的專題文章論述以討論「想像」與「自然」關係為主要議題。在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裡,從康德(Immanuel Kant)的《判斷力批判》到當代法國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空間詩學》都曾處理「想像」這個哲學議題。經由想像的創造性作用使得人與對象之間,能夠開啟了無限的意義。透過關於想像的研究,也能夠對於人在與對象關係的建立上,有更多元的反思與審視。

關於「想像」問題的研究,國內的博士論文有楊茂秀:《想像西方近代及當代知識論與心靈哲學之間》(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78);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蔡幸芝:《康德美學中的構想力研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碩士論文有王心運:《康德的想像力理論:綜合槪念硏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96);謝鎮群:《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時間與範疇之關聯》(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陳雅汝:《從夢通往存在之路——傅柯早期思想研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1);曾雅麟:《拉岡主體理論中的鏡緣意涵》(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張盈馨:《康德先驗知識之客觀有效性與時空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江偉峰:《論胡塞爾現象學之主體性悖論》(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王品文:《想像與日常生活世界之間:舒茲論唐吉訶德》(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邱俊達:《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蔣建智:《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

在國內相關的學術活動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曾於2008年11月28日應邀請John Sallis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於「想像與自然」研討會發表演講,講題為 “The Space of Imagination and the Elemental in Nature”。 John Sallis教授在「想像」與「自然」關係的議題上有深刻的研究,並出版了相關的論著。其相關著作有Spacings—of Reason and Imagination: In Texts of Kant, Fichte, Hege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Force of Imagination: The Sense of the Elementa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國外其他學者相關研究書籍有Gaston Bachelard, On Poetic Imagination and Reverie: Selections from Gaston Bachelard, translated by Colette Gaudin, New York: Spring Publications,1988. Robert Lawlor, Sacred Geomet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rt and Imagina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9. John Llewellyn, The Hypocritical Imagination: Between Kant and Levinas, New York: Routledge,1999. Cristina Chimisso, Gaston Bachelard: Critic of Science and the Imagin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Jane Heal, Mind, Reason and Imagination: Se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James B. Steeves, Imagining Bodies: Merleau-Ponty’s Philosophy of Imagination,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4. Brian Elliott, Phenomenology and Imagination in Husserl and Heidegg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Imagination, Philosophy and the Arts, edited by Matthew Kieran and Dominic McIver Lop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Daniel Stoljar, Ignorance and Imagination: The Epistemic Origin of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專題報導: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

接觸一個哲學家和瞭解其概念有很多種方式,最多數人透過文本、相關研究論文來思索其理論體系及脈絡。但在本次與高達美詮釋學相關的主題時,人們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更深一層的認識高達美和他的詮釋學。筆者很幸運可以參與2004年的羅光講座,Richard E. Palmer教授在一開始期望本次講座不僅是他自我獨白式的演講,並堅持聽完在場每個人來此的動機和最初的想法,在每次聆聽之後,他所提出的回答和想法時,使我們感受到詮釋學中對話和傾聽的多元性對談之特性。語言的交談使「詮釋學不僅是一種方法學」這原本僅從文本的規範和定義,從現實經驗中親身參與和體會。且此種詮釋學的課堂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學習,是在自我與哲學、文學、藝術等來自生活的經驗接觸之後的深刻認識,在課程中使筆者訝異的不是高達美理論本身的完整,而是在此種方式的交談中,每個人從自己擁有的知識真誠的對話與自我提升。Palmer教授曾提到在人身上的光芒,那不是外表的物理光澤,而是從心中感受到的光,認為高達美是他一生見過最具有此種光芒的哲學家。

這樣的描述在講座結束後一直在筆者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高達美在〈自述〉曾描述在求學時期,總訝異和羨慕身邊的同學會忽然口若懸河,且研究的主題和講述的方式充滿著熱情和不同於傳統的表達,不斷散發出光芒,當時友人戲稱為「海德格化」,且在周圍不斷的發生。直到有一天,他在閱讀海德格的文章後,如同電擊。不知道高達美是否知道自己也具有此種光芒,而且就如同「海德格化」的徵兆一樣,高達美來自海德格的現象學還原和詮釋學方法所提出的「哲學詮釋學」,在研究高達美的論著或各領域以詮釋學方法進行研究的成果,正在我們身邊不斷的誕生和持續產生影響。

本次相關碩士論文部分:簡明朗:《「藝術裡的對話」——傳統與現代的交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03)、何萬福:《傳統與批判詮釋學研究——高達美與哈伯瑪斯對話與宗教詮釋的意義》(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2004)張淑華:《論《真理與方法》中的倫理學要素》(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楊雨青:《問與答的辯證——關於高達美「對話」理論之文本詮釋》(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4)、李錦雲:《從方法到「本質」:以《真理與方法》中詮釋學經驗為線索》(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5)、彭盛有:《從遊戲到對話: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應用」概念之詮釋》(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6)、吳敏惠:《高達美詮釋學辯證法?——〈語言作為中介及其思辨結構〉之文本詮釋》(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6)、郭書玲:《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董恩光﹕《高達美之前判斷詮釋學循環與完滿性先把握底研究》(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6)、鍾鹽光:《語詞的「道成肉身」: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語言詮釋學探究》(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6)等。

博士論文部分:宋維科:《Gadamer and Tradi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Rapport betwee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Rhetoric》(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2003)、游振鵬:《Gadamer美學及其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4)、黃芳進:《運動美學詮釋——高達美的藝術理論與運動世界之對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2006)等。

近期發行的相關書籍有:Chris Lawn, Gadamer: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Gadamer: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Guides for the Perplexed), 2006. Hans-Georg Gadamer (Author), Richard E. Palmer (Editor),The Gadamer Reader: A Bouquet of the Later Writing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21, 2007). Nicholas Davey, Unquiet Understanding: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ugust 24, 2006). Chris Lawn,Wittgenstein and Gadamer: Towards a Post-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March 15, 2007)等。相關的學會有NASPH(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參考網址:http://nasph.tamu.edu/

專題報導:「文」與「象」的戲動

德國哲學家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在1973年回顧其一生研究的〈高達美自述〉一文,描述他青年時對哲學的興趣所在和藝術經驗影響其研究方向的過程曾提到:「我對於藝術經驗和哲學有關這件事情,當然不可能無動於衷。藝術可能是哲學真正的工具,而不是它驕傲自負的敵手。」,這樣的動機和他之後的研究成果,可能同樣地震撼了長久以來已習慣將藝術和哲學視作不同領域的人們。我們在他所主張的哲學詮釋學中,那仍然維持著從傳統古典哲學中柏拉圖(Plato)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找到屬於哲學原初的生命力。同時也從感受人與藝術作品相遇所產生的交流,將對藝術的審美判斷研究轉向對存有及自我本真的追尋之路。

藝術與哲學之間,隱藏著本次專題關於文本和意象的線索。如同柏拉圖筆下的對話錄中,表面看來與象徵藝術的詩人、音樂家為敵,卻在極具美感的修辭和戲劇張力的文字下,完成了一部部勾勒真理的對話文本。柏拉圖對話文本所運作的意象本身不僅意味著藝術創作的實踐,更是生命實踐的投射,吸引並改變人潛在的靈魂。從這種角度,我們才能看到柏拉圖遇見蘇格拉底之後所被改變的生命,如何能在不同領域:哲學、藝術、政治、教育、語言學、數學等,凝聚出他真正的立場。也只有透過這種角度,亞里斯多德注重的實踐經驗、存有的變動、潛能和實現、德行等概念,跳脫其文字上導致其遠離柏拉圖或藝術的可能性,讓詩的創作成為亞里斯多德思想構成意象所顯露的存在契機。

因此,文本以本身的存在揭露存有之象,圖像形塑理解之神秘意涵,以及二者彼此自我的交替運作,不僅是屬於藝術的理論,同時也能讓哲學開啟與不同領域的橋樑,藉由文與象的進一步探究,促使不同學科彙整出更為整全的生命智慧。

本次相關研究者及主題包括了哲學、文學、藝術、教育、語言等不同領域,與本主題相關的碩士論文部分有:洪堯順:《繪畫中的圖象符號 -「象徵」與「隱喻」﹝風景系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1995。賴淑華:《生命之源-圖象符號探究與創作實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2002。侯明秀:《無字圖畫書的圖像表現力及其敘事藝術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3。呂凱:《杭辛齋易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王南熙:《詼諧怪誕的詩人畫家「亨利.米修」》,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2004。陳美賢:《時空概念在水墨畫中的創新表現—「浮生紀實」系列創作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2004。楊閔閔:《圖象性文字之設計與應用─以漢字之表象、表意構成為例》,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2006。戴浩一:《圖文互動的隱喻在平面廣告中的認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2006。陳恩慧:《花顏 ――意象?圖象之探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6。張瑞蓉:《原始?蛻化?再生—岩畫造形創作應用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6。郭書玲:《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

博士論文:張志維:《閱讀符號之身:《S/Ζ》與《荒人手記》的體象/文象/性象》,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0。鍾鴻銘:《William Doll後現代課程觀之探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5。宋定莉:《老子與海德格美學思想之比較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2005。

此外,文字與圖像的研究必定涉及具體之藝術活動,包括展覽與出版。本次專題所刊出的文章,如雷蒙.貝魯爾(Raymond Bellour)之〈雙螺旋〉論述的內容涉及新媒體之創作,而幽蘭(Yolaine Escande)所討論的亨利.米修(Henry Michaux)本身即是前衛藝術創作者。事實上關於新媒體之創作目前在台灣已有相當的關注,例如雷蒙.貝魯爾所談到的蓋瑞.希爾(Gary Hill),便曾於2003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其作品,展覽的題目是:「大開眼界--蓋瑞希爾錄像作品選集展 1976-2003」(Unfolding Visions: Gary Hill selected works 1976-2003)。蓋瑞.希爾本人亦於展覽期間訪問台灣、並作演講。台北市立美術館則於2006年4月至7月間,舉行一場「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 1965~2005」(New Media Collection ,1965~2005—Centre Pompidou),其中所展出的創作者,如克利斯.馬克(Chris Marker)、提耶希.康澤(Thierry Kuntzel)、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白南準(Nam June Paik)、高達(Jean-Luc Godard)等,均在雷蒙.貝魯爾所討論之列。以上兩項展覽均有專書出版:《大開眼界--蓋瑞希爾錄像作品選集展》(台北當代藝術館,民92)、《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1965-2005》(台北:典藏雜誌社,2003)。

本篇出處 哲學與文化 33:2=381 民95.02 頁83-99
篇名 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
作者 王心運

中文摘要  本文將介紹赫曼.許密茲的新現象學。在德國,以許密茲為首的新現象學學會積極地與醫師心理治療等團體進行對話,期許在許密茲的身體現象學基上發展所謂的「哲學療法」,並已獲得了具體的成果。身體現象學利用現象學方法,尤其著重對身體動態平衡及同一性,以及身體中「身體島」現象的分析,並以如何重新取得身體的動態平衡作為哲學療法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本文將簡介其他有關身體現象學,如「痛楚的現象」、「半物」、「身體的方向性」、「原始當前的五個原初面向」、「原始當前的解放」與「身體處境」等等重要概念。最後將提供兩個具體的案例分析。

英文摘要   This text will introduce the new phenomenology of Hermann Schmitz, especially about his body phenomenology. In Germany, the society of new phenomenology, which headed by Schmitz, has proceeded many dialogues with, say, doctor or psychotherapy groups in order to develop philosophy therapy. Their work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body phenomenology and they obtain already some concrete results. The body phenomenology make us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o analyze some most important body phenomenons, such as “the dynamic balance and identity of body” and the phenomenons of “body islands” in the body object of philosophy therapy. Besides, this text will introduce other important concepts of body phenomenology such as “the phenomenon of pain”, “half thing”, “body direction”, “the five dimensions of primary present”, “the emancipation of primary pres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body”. In the end, we will study two concrete cases of phenomenological analyses about body.

1. 王心運(2006):〈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哲學與文化》,381:83-100。
2. 汪文聖(2004):〈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6:1-30。
3. 龔卓軍(2004):〈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揭諦》,6:195-221。
4. 蔡璧名(2008):〈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的身體感〉。刊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65-20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