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一路走来 >> 文章详细

201603无形书院·人文行走 之“回望南宋”——探寻湮没在历史中的南宋皇城和京城(预告)
作者: 发表时间:16-03-04 点击率:13628

→写在前面的话

→推荐阅读材料

→大致安排设想

→行走路线摸索

 

无形书院·人文行走 之“回望南宋”——探寻湮没在历史中的南宋皇城和京城(预告)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   

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
 

【写在前面的话】

去年十月,和樊阳老师、小毛老师、睿洁老师一起行走了凤凰山一带,又勾起了我探访南宋都城和皇城遗迹的兴致,想接下来也计划一次人文行走。从那以后便开始留意这方面的资料。

起初考虑到:一是遗址比较零散,很难设计路线;二是主题过于宏大,思考难以聚焦——所以这一想法一直还只是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不过随着文献阅读和实地勘察的深入,特别是寒假前夕《南宋》这部纪录片的播放,以及寒假里和儿子一起行走了杭州十大古城门遗迹,让我觉得应该可以带大学生们走一走了。

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近一个半世纪),我们在杭州学习、工作、生活,有着最得天独厚的条件去亲近“南宋”这段历史。只是南宋灭亡后,皇宫毁于大火,如今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当年的遗迹,人们很少会注意到这座城市的地底下,还蕴藏着那样一段辉煌的历史。

~~~~~~~~~~

当我回头来看看自己选择的行走主题:孔庙(孔子,春秋末),葛岭(葛洪,晋代),文天祥(南宋末),王阳明(明中叶),黄宗羲、朱舜水(晚明),上海、南京、求是书院(晚清、民国)……,发现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物所在的时代,都不在汉唐这样的盛世,而是混乱、割据或者被认为积贫积弱、腐朽没落的时代。

这些时代,都是思想繁荣的时代,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是中国人创造力喷涌的时代。“国家不幸诗家幸”,专制、集权的松动,使得人格、精神、生命得以舒展、生发。

特别是南宋、晚明、晚清民国。因为南宋、晚明的灿烂文化(宋明理学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代产生的)之后紧跟着的,是汉族整体沦亡、被异族奴役的时代(蒙元、满清)。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虽是夸张之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在宋亡、明亡后遭受的重创。好在这两次,我们最终都通过自我疗伤重新恢复了元气。晚清至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文化复苏,只是很快又被接连不断的运动和战争所干扰。

但我还是相信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很可贵的就是这种劫后余生的顽强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希望大家能在这样一个大脉络中去理解“南宋”,这个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达到顶峰的时代。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那本有名的《全球通史》,写中国宋朝的一段题目叫“宋朝的黄金时代”(第十六章“传统的儒家文明”第三节)。

 

【推荐阅读材料】

以下资料,只是我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找到的一些,希望能抛砖引玉,看到大家的补充。

我只是一个好奇的探寻者,我觉得人文行走最有意思的地方,一是行走之前的发现之旅,随着阅读的展开和深入,一个从未留意的精彩世界在自己眼前一层层展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种“瓜蔓”式的蔓延,在这篇文章里发现那本书,在这本书里发现了那个人……二是行走之中,带着想象、思考,去碰触历史现场、身临其境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先前萦绕在头脑里的东西与现场触摸到真实的东西,二者的碰撞。随着行走的深入,历史在我们眼前、在我们脚下变得越来越清晰、真切……

●视频:

纪录片《南宋》(链接:腾讯视频 乐视视频 央视视频) 

纪录片《消失的建筑》第五集 临安寻梦

《南宋皇城》复原3D动画

袁游 第一季:追忆逝去的繁华 凤凰山 150324

纪录片《南宋》201512~201601浙江卫视播出。(第一集 遥望中原 第二集 临安梦华 第三集 诗词流域 第四集 宋画江山 第五集 戏文南北 第六集 发明时代 第七集 回望未来)网上褒贬不一,但还是值得一看。

纪录片《消失的建筑》[第一集 大秦咸阳宫 第二集 通天之塔(永宁寺塔) 第三集 大明宫遗恨 第四集 盛唐华清宫 第五集 临安寻梦 第六集 王之浮屠(雷峰塔) 第七集 童话中的“中国瓷塔”(大报恩寺的琉璃塔) 第八集 风云未央宫]

《袁游》是优酷推出的又一档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亲临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网友一同回忆曾在这里发生的过往,让网友更直观的感受历史。每个地方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含一些文化,每个文化的背后都存在一种思想。

●书籍:

关于南宋遗址

 
 《南宋皇城探秘》 傅伯星、胡安森 著 杭州出版社,2002) 《南宋都城临安》林正秋 著 西泠印社,1986) 《南宋临安城考古》(唐俊杰、杜正贤  杭州出版社2010)  

 关于南宋历史

《八百年前云和月》(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未找到电子版)两位撰文者曹晓波、许丽虹即《城纪》的其中两位作者,此书把南宋历史和杭州的南宋遗迹结合得好,照片也很清晰精致。 《细说宋朝》(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宋史》(陈振  上海人民出版社)宋史研究入门级的书(专业研究而非科普类) 《蒙元入侵前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两京梦华》 (汪盛铎 中华书局1992) 《南宋文化史》(杨渭生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此书很厚,可作百科全书式辞典用。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吴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吴钩,被称为“天下第一宋粉”,对宋朝有太多的溢美之词。现代,就是摩登,宋朝的确是一个摩登时代。  

●报道:

《记忆中的轮廓:南宋皇城遗址》 (杭州通讯 下半月,2009-06-30) PDF文件 内容:文献篇、地形地貌篇、边界与范围篇。

《消失的皇宫》(杭州日报,2010-03-25)

《走过南宋皇城“丽正门”与千年前的古人来场心灵对话》带着30多位市民登山怀古,“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昨天在杭做了一回“导游”(钱江晚报2012.9.16a0005版:本地新闻·热线)

杭州日报,2013-06-20,“临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特别报道:A07版: 《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炉开创城市大遗址保护的先河 醒来吧,南宋临安城    A08版:几乎每一个与南宋相关的考古发现,均被列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南宋临安,不是传说 (关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有比较完整的介绍)    A09版:《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势必会对杭州旅游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南宋临安城将成杭州旅游“重要一鼎”   

钱江晚报,20130620,特别报道:H0001版:杭州城事《南宋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磨剑12年终出台    H0002版:特别报道·幕后 南宋临安城到底多大多繁华 一块块历史碎片 拼出沉睡700多年的旧都    H0003版:特别报道·图解 700多年前的老杭州地图寻寻你住的地方 当年古城的哪里 跟着复原图 穿越古临安    H0004版:特别报道·揭秘 解密南宋皇城 数百年前,凤凰山下,那片神秘的土地上,究竟有着怎样一座瑰丽的宫殿    H0006版:特别报道·现场 皇城根下那些人家 是走还是留,一直在纠结(怎么少了第H0005版?)    H0007版:特别报道·深读 《规划》出台,会不会引发和古人抢地盘的空间大战 杭城老城区今后还能不能搞建设 在保护与发展之间 杭州要走一条新路

●其他文章:

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    王国平《以杭州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南宋史研究丛书的代序)  江南恒进《杭州凤凰山寻古(1~6)》
 

网文游记:《再登凤凰山-怀古》        《凤山何处觅宋宫——南宋皇宫遗址探访记》        《多少亭台废不修---探寻南宋皇城遗址》        《走近南宋皇宫遗址》        《探寻南宋皇宫遗址》

 

【大致安排设想】

●本次行走设想分为三次:

第一部分,是参观南宋文物展“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地点在杭州下城区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层(2015年11月25日~2016年04月05日每天09:00-17:00 ),这次已于3月25日成行。(在我搜寻资料的时候,忽然想起徐凌啸同学曾和我提起过“南宋展”,正好还能赶上)

第二部分,是寻访内城——南宋皇城(皇宫)周边的遗迹,我们一路交流侧重于南宋王朝的兴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目前初步定在4月10日(周日),一天。

第三部分,是寻访外城——临安京城周边的遗迹(沿杭州古城墙的轮廓),我们一路交流侧重于南宋社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寒假里已经和儿子及小伙伴们走了一遍,算是这部分的一个序曲、铺垫(参杭州十座古城门的行走的回顾)。初步定在4月底。

当然,这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并不能完全分开,实际行走时会有所穿插。

参加对象以一直在参加无形书院经典会读的朋友为主。因为如前所述,人文行走的前期准备(查阅文献、深入思考、交流讨论等)非常重要,之前的行走虽屡屡重申,但个别只是因一时好奇而参加的同学并不会好好准备,召集的碰头会议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这也印证了我先前的一个判断,那些能沉下心来、持之以恒读经典的同学,投入的意愿会大一些,而且组织起来也相对方便(因为我们每周都会碰面),对行走的理念也体会也较深(不会当成带点文化的“旅游”)。所以我们还是以平时一直在经典会读的朋友为主。

时间为3月底到4月份(具体我们根据每次碰面交流的进展情况以及到时候的天气情况灵活安排)。

具体的行走路线,也将在我们每次的碰面交流中慢慢梳理出来。特别是此次的行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许多地方都很不起眼的地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大体的思路是,先了解皇城和临安城的轮廓,然后再具体了解这个轮廓附近的遗址,大体可以参照上面报道及地图中所列的遗址片区。其中一些相对完善的如南宋御街遗址、南宋太庙遗址、南宋官窑遗址……另外一些则鲜为人知的,如曾看到网上说镇南塔的塔基遗迹在杭州气象台的位置,后来这篇网文找不到了。希望大家在准备工作中能多多地去“发现”。

【行走路线摸索】

主要是第二次的行程。初步拟定的行走地点(可能一天还走不完,不过其中一些只是很少的残迹):

★南宋皇宫的轮廓(南城墙为宋城路,北城墙有遗址,西为凤凰山麓,东为馒头山麓,及月岩、石刻等遗迹);★德寿宫的位置和轮廓(梅石园的梅花碑);

★太庙遗址,白马庙遗址,五府遗址;朝天门遗址(鼓楼),御街遗址;★三省六部遗址(六部桥);★临安府学遗址(孔庙碑林),临安府治遗址,杨皇后宅第遗址的位置和轮廓;

★南宋官窑遗址;★八卦田遗址;……

这些遗址,有的与宫廷的历史事件有关、有的与政治制度有关、有的与文化有关,有的与科技有关,有的与经济有关,有的与军事有关……我们可以借这些遗迹作充分的延伸探讨。

 

地图

临安城6大遗址片的位置:皇城遗址片、太庙三省六部遗址片、德寿宫遗址片、府治府学皇后宅遗址片、景灵宫宫观建筑遗址片、八卦田官窑遗址片。(转自《跟着复原图 穿越古临安》钱江晚报20130620)

※南宋皇城遗址游览示意图(右图转自《南宋皇城四墙位置已基本明确 杭州加快启动南宋皇城综合保护工程》都市快报,2007年07月02日)

杭州南宋遗存示意图,转自《八百年前云和月——南宋王朝》折页(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曹晓波、许丽虹撰文)

关于南宋皇宫的布局

※上图为皇城内部分区示意图,下图为朝会区,转自《解密南宋皇城》(钱江晚报,20130620)

※左为隋代、宋代、元以后的城廓图,右为南宋皇城图《咸淳临安志》(转自《南宋皇城遗址到底有多大》,青年时报,2011-08-03)

※南宋皇城图(转引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文字

※关于皇城四面城墙的位置:

2001年,国务院确定临安城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核心就是凤凰山上的南宋皇城,在《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中,建议今后把南宋皇城的四面城墙都标示出来——这四面城墙,经考古发掘,位置已基本明确。
皇城北墙:现存约710米,在万松岭路南、杭州市中药材仓库西墙外西侧。2002年为保护这一遗迹,杭州市园文局在残存的夯土城墙周围围置了铁栅栏。
皇城东墙:现存约390米,宽8.8—12米,位于馒头山东麓,东侧为中河高架,南段地处馒头山路西侧的断崖上;城墙现为民居覆盖。
皇城南墙:位于今宋城路北侧,大部分与宋城路平行,目前地表已不见城墙遗迹。
皇城西墙:西墙南端与南墙衔接,向北经过宋城路105号住宅东侧,北端抵达凤凰山南麓的一处陡坡,目前地表无遗存。
(参《南宋皇城四墙位置已基本明确,杭州加快启动南宋皇城综合保护工程》,杭州日报,2007-07-02)

※关于杭州的遗址保护规划:

整个规划(《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从2005年开始至2025年为止,五年为一个阶段,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各有侧重。第一阶段发掘丽正门、和宁门、西门遗址与部分南城墙、城壕遗址等;第二阶段结合主要宫殿基址展示及西门与南城墙展示,建设遗址公园等;第三阶段考古发掘东宫与后苑部分等;第四阶段结合丽正门展示,整理梵天寺环境景观,结合山脊游览线开发圣果寺遗址、月岩、忠实亭等地面基本无现代建筑的景观,整理并保护开发德寿宫至皇城遗址之间的景观,如太庙、三省六部、御道,建设南宋文化游览区。

摘自《遗址保护还是旅游开发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规划遭遇质疑》(中国文化报,2010-07-21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十年,南宋的临安城、皇城遗迹还会更好地展现。

※关于行走路线的参考:

省古建筑院的方案中,设计了五大文化旅游线路。旅游线路以南宋皇宫为核心,以南宋御街及其延伸段凤凰山路为轴线,围绕“宫廷探秘、礼仪寻踪、市井访古、佛寺问禅、官窑溯瓷”等五大文化线路,串联起八卦田遗址、玉津园、三省六部遗址、太庙遗址等重要南宋遗址。同时,辅以南宋城墙景观带、各类南宋史迹点和景观节点,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体系。

五大文化旅游线路具体为:

宫廷探秘  以南宋宫廷生活的几大场所为对象,结合陈列展示,反映南宋皇权统治的基本情况。主要展示内容为:南宋博物院、德寿宫遗址、三省六部遗址、玉津园等。

礼仪寻踪  以南宋皇室大朝会的活动场所和路线,进行场景展示和现场表演,反映南宋礼仪活动。主要展示内容为:八卦田遗址、南宋博物院、太庙遗址、南宋御街

市井访古  以南宋史迹点、景观小品、传统文娱表演等反映南宋市井生活的多个侧面。主要展示内容为:中山中路、河坊街、中山南路“中华美食一条街”。

佛寺问禅  以规划范围内的五代至南宋时期的佛教遗存与西湖沿线的灵隐寺、上下天竺寺等佛教寺院,反映南宋佛教发展兴盛状态,以及对日本、朝鲜等亚洲佛教的影响。主要展示内容为:海潮寺、将台山佛教文化园、南观音洞等。

官窑溯瓷  反映南宋官窑青瓷的辉煌成绩。主要展示内容为:南宋官窑博物馆、南宋郊台下官窑遗址

建立历史步道系统 州,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在杭州8000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跨湖桥时期、良渚时期、吴越时期、南宋时期四大发展高峰,其中南宋时期是古代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顶峰。

摘自《循着五大线路游南宋皇城大遗址》(青年时报,2010年8月27日第A14版:杭州·图说)

 

以下遗址方位整理自唐俊杰、杜正贤《南宋临安城考古》(参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

皇城遗址

总结二十余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并结合考古调查的成果,使我们逐渐对皇城有了清晰的认识。

第一,皇城四至范围为东起馒头山东麓,西达凤凰山,南至宋城路一带,北及万松岭路南。

东墙位于馒头山东麓,长约390米,其南段地处馒头山路西侧的断崖上

西墙大部分是利用了凤凰山的自然山体。南段长约100米,与南墙衔接,构成了近乎直角的皇城西南角,拐角处向北经宋城路105号住宅之东侧,北端抵达凤凰山南麓的陡坡

南墙大部分与宋城路平行,长约600米。南墙东端位于南星桥火车站机修厂院内,从这里可以和皇城东墙连接起来。

北墙位于万松岭路以南和凤凰山北侧余脉的山脊之上,长约710米。其东段发现于万松岭路南、市中药材仓库西墙外西侧,现地面上尚有残存北墙向西延伸到通往凤凰亭叉路附近的陡坡。城墙沿自然山脉走向,其西端呈东北-西南向,与凤凰山形成围合之势。

皇城东西直线距离最长处约800米、南北直线距离最长处曰600余米,呈不规则长方形

第二,皇城南门(正门)——丽正门与皇城北门——和宁门并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表明南宋皇城并没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这与国内其他皇城有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的格局不同

第三,皇城的主要宫殿区位于凤凰山脚路西侧的省军区后勤部综合仓库。皇城后宫在宫殿区的北边,今五四中学与市中药材仓库一带。基本符合封建皇宫“前朝后寝”的布局惯例。

第四,太庙遗址在皇城的北侧,郊坛更是远在南宋皇城西南二公里外的乌龟山西麓。这都与《咸淳临安志》所附的皇城图相符。可见南宋皇城并没有遵循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宫南门(正门)外惯用的“左祖右社”(左太庙,右社坛)格局,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所限,也表明了宋室南渡时定都杭州的仓促。

至元十九年(1359)张士诚重修杭州城垣,“截凤山于外,络市河于内”,以和宁门为南门,凤凰山东麓之南宋一带行宫遗址,被拒之于城门之外。到了明万历年间,皇城大内消亡,这一地域逐渐荒芜。

德寿宫遗址

德寿宫旧址的范围,以现在的地名来定它的四至:南至望江路(今望江路中间隔离带),北至梅花碑附近,西临中河,东至直吉祥巷、织造马弄一带,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德寿宫早先为秦桧旧第,为绍兴十五年(1145)高宗所赐。秦桧死后,收归官有,原为高宗皇后吴氏所居,高宗禅位后,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孝宗为了孝养父亲,又知高宗性爱湖山泉石、亭台楼榭,所以一再将德寿宫扩建,因此它的范围是相当大的。宋人将凤凰山的皇宫称为“南内”或“南宫”,把德寿宫称为“北内”或“北宫”。这个能与皇宫并称的德寿宫,其建筑规模和格局与皇宫相仿,坐北朝南,内有大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与太上书院等十余座殿院,并有“小西湖”、“飞来峰”、冷泉堂等精美的园林建筑,是供太上皇生活、休息、娱乐的场所。德寿宫的名称屡有变更。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内禅并退居德寿宫,将德寿宫更名为重华宫。后因侍奉宪圣吴太后,改名慈福宫,后又侍奉寿成谢太后,改名寿慈宫。咸淳四年(1268),度宗将其地一半改建道宫,名宗阳宫,一半废为民居。

御街遗址

御街又称天街,南起南宋皇宫北门和宁门外,经由朝天门(今鼓楼),往北到达武林门前的中正桥(又名斜桥,在今武林门一带),是贯穿临安城南北的中轴线。

南宋临安城东西向大路大都以御街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沟通临安城诸城门。纵横交错的道路组成以御道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鱼骨”状陆路交通网。御街两侧特别是和宁门至朝天门这一段,几乎都是南宋朝廷的官府衙门及皇家庙宇。如中枢机关——三省六部署、五府、太常寺、宗正寺以及太庙等。《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当时御街两旁商肆林立,诸行百市样样齐全,“无一家不买卖者”。现在杭州市的中山路走向与御街基本一致,中山路是由南宋御街逐渐演变而成的。从南宋王朝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中山路一直都是杭州最主要的道路,是杭州最繁华的街道。沿街两侧仍保留着很多清代至民国的古老建筑,是市内近代建筑最集中的街道,近年来随着杭州城区的不断扩张,中山路一带虽不再是杭州最繁华的地区,但其传统格局遗址没有变化,中山路也仍然是现在杭州的中轴线。

 

太庙遗址

南宋太庙遗址位于上城区紫阳街道,西靠紫阳山,东贴中山南路(南宋时御街所在),南面为南宋三省六部和南宋皇城遗址,北侧紧邻南宋五府遗址,距鼓楼约500米。

太庙巷、太庙广场。太庙遗址公园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祖庙)

汴京陷落时,太庙神主从汴京流落到扬州寿宁寺。建炎三年,金军南侵,高宗匆促从扬州过江到镇江,逃亡途中丢失了太祖神牌,后用重赏才把它找回。当南宋君臣逃到浙东沿海时,又把太庙神主送往温州安置。临安太庙建成后,从温州迎回太庙神牌。临安的太庙始建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绍兴七年,因高宗移跸(帝王出行的车驾)建康而将太庙神牌迁往建康,临安太庙改名为圣祖殿。年底高宗从建康迁回临安,临安圣祖殿复名为太庙。后多次扩建。

按周制,太庙位于宫门前左侧,每庙一主。自魏晋开始每庙一主变为多室多主,一座太庙中分若干室,每室供奉一位祖先。汉代开始,供奉祖先时,另以功臣配享。

南宋太庙分为十三室,每一室祭祀一帝神位,神位两旁有配享(附祭)的功臣。据《咸淳临安志》所载,诸室神主及配享文武功臣如下:

【北宋】
太祖  太师、赠尚书令、韩王赵普,枢密使、赠中书令、济阳郡王曹彬。
太宗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中书令薛居正,右仆射、赠侍中石熙载,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中书令潘美。
真宗  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中书令李沆,太尉、赠太师、尚书令王旦,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李继隆。
仁宗  左仆射、赠尚书令王曾,太尉、赠尚书令吕夷简,彰武军节度使、赠侍中曹玮。
英宗  司徒兼侍中、赠尚书令韩琦,太傅兼侍中、赠太师、中书令曾公亮。
神宗  宁武军节度使、守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师富弼(绍圣元年,诏以故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守司空、荆国公、赠太傅王安石配享。三年,罢富弼配享。高宗建炎二年,诏罢王安石,仍以富弼配享)。
哲宗  左仆射、赠太师温国公司马光(徽宗崇宁元年诏,以观文殿大学士、赠太师蔡确配享。高宗建炎元年诏,蔡确罢配享,以司马光代之)。
徽宗  左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魏国公韩忠彦。
【南宋】

高宗  左仆射、赠太师、秦国公吕颐浩,左仆射、追复特进观文殿学士赵鼎,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赠太师、蕲王韩世忠,太师、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赠循王张俊。
孝宗  左丞相、赠太师鲁国公陈康伯,右丞相、太师、追封越王史浩。
光宗  右丞相、赠太师葛邲。

此外,还有理宗室。理宗以后的度宗、恭帝,因临安被元军攻陷而未建。北宋的钦宗是否也是因为汴京被攻陷而未有神牌,或是因为高宗的心病?

以南宋帝王的更替,回顾南宋历史的大脉络。

 

三省六部遗址

中央政府。

三省六部遗址位于上城区紫阳街道,西面靠山,东临中山南路,南隔万松岭路与南宋皇城遗址相对,北达严官巷(严官巷发现的三省六部北围墙遗迹,确定了北界的确切位置),距鼓楼约900米。

南宋朝廷的中枢机关——三省、枢密院的官署,在迁杭初期,是暂以今鼓楼附近两浙转运司署改建而成的。绍兴二十七年(1147),又以皇宫北面的显宁寺为基础进行扩建。锦云桥以西,直至青平山、宝莲山麓一带方圆三、四里之地,都成为南宋中央官府集中的大院。锦云桥也因三省六部行政官署东西相对,而被当地居民呼为六部桥,至今八百余年未变。

宋代的中枢政权操于文武“宰执”之手。“宰”,指“同平章事”,相当于历朝的宰相,为一品官。“执”,指执政,即枢密院使、参知政事等正二品官员。宰执所掌的官衙,称“二府”。执掌各种政事的中书省等机构,时人称“政府”;执掌军事的枢密院,时人称“枢府”;两者合称为“二府”。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关。三省与枢密院在同一官署区合署办公。“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尚书奉而行之”,中书省决策并领旨,门下省审议审核,尚书省贯彻执行。

宋元丰改制后的官制(摘自网上)

五府遗址

五府遗址位于太庙遗址公园北察院前巷一带,中山南路西侧

五府又称五寺,是南宋中央官署的一部分,包括太常寺、宗正寺、大理寺、司农寺、太府寺。

 

临安府治遗址

临安府署是南宋京都的最高行政机关。

临安府治遗址位于上城区荷花池头一带,南起河坊街,北至三衙前,东依劳动路,西邻南山路,总面积超百亩。南宋临安府治东到流福坊桥(今劳动路),西至西城边(今南山路),北与府学(今孔庙,在三衙前)为邻,南以州桥(今河坊街)为界。

建炎三年(1129)七月杭州升为临安府,行政长官称知府。(文天祥就当过约20天的临安知府)

南宋定都杭州后,朝廷将凤凰山麓的原州治改为皇宫,州治因此易址。据史书记载,府治曾三迁其址。建炎四年(1130)七月,据中书舍人季陵的提议,迁往城北祥符寺址(今祥符桥附近)。约一年多后,深感府治离皇宫、中枢官署太远,绍兴二年(1132),又依知府宋煇的请求,改州学之地为府治;后又感室宇拥挤,向南移到清波门北的净因寺。之后府治经南宋元明清四朝,至民国元年废杭州府始易址,前后达七百多年之久。

 

杨皇后宅遗址

杨皇后宅遗址位于吴山西北面,西距清波门旧址约200米,北距南宋临安府治遗址不足百米,在清波街、四宜路和蔡官巷之间。

 

学府遗址

宋代统治者吸取唐末武官专权的教训,大兴文人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南宋京临安更是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教育机构林立,学府便是临安府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

元代改临安府为杭州路,在临安府学的基础上设试院,建大成殿,府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明代天顺三年(1459),又迁仁和县学于府学右侧,并将大成殿等部分建筑改为文庙,即孔庙。现仅存大成殿等部分建筑,为杭州碑林的一部分。

 

朝天门遗址

南宋朝天门遗址位于吴山东面,南接十五奎巷,北临大井巷,东接中河路,西靠伍公山。遗址西部尚存清代鼓楼西壁。

 

 

实地(图片来自网络)

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

这块牌子,在凤凰山脚路(大内御道的位置)上,上面那张地图“凤凰山脚路”几个字的位置。 从百度地图全景图看,沿途的墙上都是一幅幅的画,具体内容看不清,到时可以仔细看一下。

 

南宋皇城北城墙遗址

  

石碑上的地图

圣果寺遗址

寻找石碑中提到的五代“西方三圣”造像、北宋“十八罗汉”造像、南宋宋高宗“忠实”题刻、南宋王大通“凤山”题刻等。

*附近另有梵天寺经幢chuáng、栖云寺。

   

 

月岩

*将台山的排衙石诗刻,上有五代吴越王钱镠的诗文题刻。

 

太庙遗址

南宋官窑博物馆

郊坛下窑址就在官窑博物馆内。另有老虎洞窑址(2006年,确证即修内司官窑)。

 

八卦田遗址

玉皇山上树木茂密,从半山腰乃至山顶望下去都看不到八卦田的全景。

南宋御街遗址陈列馆

德寿宫遗址

梅花碑(在梅石园内)  参《梅石碑——综述》  《杭州古迹梅花碑》

 

御街上的南宋名人园雕塑

南宋临安坊巷图(转引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南宋都城图:

下图摘自傅伯星等《南宋皇城探秘》:

以下六幅图转引自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