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读书频道 >> 电子书籍 >> 零散单本 >> 文章详细

《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
作者: 发表时间:16-07-09 点击率:4267

这是我看过的写宗教的书中最好的一本。

《人的宗教》

休斯顿·史密斯

译者:刘安云 校注:刘述先

海南出版社

 
下载电子版 修订版 珍藏版  

 

简介 · · · · · ·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
   本书根据作者1991年再版的版本翻译完成。这一全新版本溶入了作者近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增加了新的面向,如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加强各宗教 的内在层面分析等 。并在藏传佛教、苏非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 方面作了重点补述,且有崭新的一章论及原初宗教——美、澳、非洲原住民的宗教传统。

作者简介 · · · · · ·

  休斯顿·史密斯,出生于来华传教的一个传教士家庭。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求学,1947年到华盛顿大学哲学系任教。1958年出版本书。其总销售量超过150万册,根据此书改编的电视片,也倍受观众欢迎。之后他又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晚年回母校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访问教授。被公认为宗教史权威,也是比较宗教哲学的领衔人物。 史密斯的特点在于他尝试以个人亲身的体验,同情理解世界各宗教传统,并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这些传统的智慧,其作品语言流畅、通情达理,这也是《人的宗教》一书得以畅销、长销的最大秘密所在。

目录 ······

导读 宗教的最佳面貌
校订序 人的宗教
原文再版序 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 出发点
2 印度教
 人们要什么?
· · · · · ·
导读 宗教的最佳面貌
校订序 人的宗教
原文再版序 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 出发点
2 印度教
 人们要什么?
 人们真正要什么
 内在的超越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生命的阶级
 生命的位置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在宇宙中成长了
 世界——欢迎和再见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3 佛教
 醒悟了的人
 沉默的圣人
 反抗的圣人
 四圣谛
 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概念
 大乘和小乘
 花的秘密
 金刚霹雳
 渡河的形象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4 儒家
 第一教师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儒家对手的答案
 孔子的答案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孔子的方案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孔子的方案
 伦理或是宗教?
 对中国的冲击
5 道家
 老子
 道的三种意义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力量的混合
 创造性的静
 道家的其他价值
 结论
6 伊斯兰教
7 犹太教
8 基督宗教
9 原初宗教
10 最后的考察
注释
· · · · · ·
 

  宗教的最佳面貌
  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然而,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正如要明白一个人的真相,不能不知道他相信什么。既然如此,借着探讨世界各大宗教,不是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发掘人性的奥秘吗?
  基于此一理念,史密斯教授在《人的宗教》一书中,依序谈到了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与原初宗教。这八派宗教可以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因为其中最年轻的也历时将近14个世纪了。在漫长的年代中,宗教所启发的善行固然使人景仰,但是假宗教之名而犯下的错误、不义与罪恶,其数量之多与情节之严重,也同样让人不敢恭维。史密斯教授的写作策略很清楚,就是要展现宗教的最佳面貌。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宗教作全盘或平衡的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这种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促使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
  人性若要趋于完美,就须解除其限制、厘清其定位,并且安顿其过程。说得浅显些,人性原本是不完美的,因为人生苦多于乐,最后又难免于死亡;那么,人性的潜在能力究竟是神还是魔?要如何使个人定位得恰到好处?然后,落实在具体人生中,应该怎么活出意义?本书所强调的"价值",正是为了答复这一类重大问题所提供的智慧索引。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宗教提醒人类:生命取向要高。取向是指目标而言,宗教无不涉及超越的力量或境界,其目标在于使人与此超越者建立关系。步骤有二:一是在程度上超越凡俗,譬如舍弃世间的享乐与成就,不受人群恩怨利害所牵绊;二是在种类上超越凡俗,亦即在小我中发现真我,从变化生灭中走向永恒本体。这种高远的目标所产生的效果是立即而明显的,足以使宗教信徒与凡俗价值分道扬镳。典型的例子当然是由宗教的创始者所示范的。佛教看来温和,而释迦牟尼对于当时的印度教而言,无异于"众人皆醉我独醒",并且醒得十分彻底:不要权威与仪式,排除理论与传统,不谈超自然,解脱则以自力为主。耶稣与凡俗的决裂,更是毫无妥协余地,以至亲自成为牺牲祭品,印证了"道成肉身"的奥迹,开创了规模宏大的基督教。
  即使是力图入世淑世的孔子,也与"不义而富且贵"厘清界线,绝不允许有同流合污的嫌疑。本书多次引述一句话:"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以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信仰的超越态度。但是,"桥"应该是连接两岸的,我们身在此岸的人如何确知彼岸存在,并且肯定彼岸是今生一切缺憾的满全?由这个问题必然引致各大宗教如何创立的过程,亦即如何取信于人。
  其次,宗教不离修行,因此生命体验要深。印度教的"瑜伽"包括身心的操练与实际的作为,在此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架构,就是"知的、爱的、业的、修的"这四种瑜伽。顾名思义,这四条路径是指智慧、情感、工作与苦修。只要运用合宜,都可以助人觅得真我,不再迷失于大梵之外。
  进而言之,不论采行何种修行法门,"回归自我"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这正是"退出与复返"的标准历程。以佛陀为例,他在森林中独自苦修六年,悟道后投入世间弘法四十五年;这段期间仍然按时"退出",就是每年有三个月雨季的休息与冥想;在积极传教时,每日亦有三次退到静处沉思。唯其能够退出,在复返时才有源源不绝的活力与动力。宗教人物的充电是接上超越界或绝对界的,其经验之深刻只能以"神秘经验"来描摹。这种经验的特征之一是忘我或契合。
  依此而论,道家的宗教性格并不含糊。当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时,他心中想的是自己体"道"之后的心得,亦即在心斋与坐忘之后的境界。问题在于这种经验不可言传也无法教导,一般信徒只能遵循"退出与复返"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一个神圣的领域。推而言之,犹太教徒谨守安息日不工作的训示,基督徒望弥撒或做礼拜的规定,以及穆斯林每日五次朝麦加祷告的仪式等等,无不提醒人收敛心思,回归自我,再上溯生命源头。
  第三点,宗教鼓励我们活在世间时,生命能量要强。生命能量是指积极而乐观地行善爱人。宗教徒的爱的最大特色,就是无私而普遍。其中道理很简单。依穆斯林的说法,人应该只向神顺服,一旦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摆脱世间一切局限,帝王将相与贩夫走卒并无差异,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可以博爱众人。
  耶稣主张"要爱你的邻人",那么"邻人"是谁?不是专指我们熟识的亲戚或朋友,也未必是指我们的同乡或同胞,而是指所有"碰巧出现在我身边,并且需要我帮助的人"。为什么应该爱这样的邻人?原因有二:一是人人皆是神之子女;二是信徒本身充满爱心。我们谈到宗教的社会效应时,最常听见的说法是"劝人为善"。这是宗教的必然结果,但并非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目标在于上契超越者(神、力量或境界),以求得个体生命之解脱。行善爱人不论成绩如何,只能诉诸机缘。这是基督教中的新教所坚持的"因信称义"原则,足以说明信仰的单纯性。唯其有单纯的源头,才能因应繁杂的事象,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是此意。
  倾听了宗教所引发的价值,知道人生在世应该朝着"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这三个目标前进,然后在阅读本书时,将能获得充分的资讯与资源。史密斯教授不谈宗教史,但是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却叙述得十分生动;他承认自己的论述未达全盘与平衡,但是却称得上丰富与精彩;他无意于比较各大宗教,但是行文中随处引用不同教派的事例与格言来互相印证,使读者自然体会到宗教的"价值"是相通的,宗教的"最佳面貌"是神似的。
  我国读者看到儒家与道家的部分,也许会觉得意犹未尽,这是因为"宗教"的严整形式并非孔子与老子所在意,更不是他们立说的目的。史密斯教授谈到儒家时,为"宗教"一词提出最宽泛的定义:"环绕着一群人的终极关怀所编织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能脱离传统的祖先崇拜与人际之间的礼仪。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如何信,以及如何以行动去实践信仰,由此转化自己的生命,成为博爱众人的君子。孔子对祭礼的重视,并不止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更及于"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这种"每饭必祭"的做法,就是较之于其他宗教的规矩也不遑多让。我的意思是,以宗教角度来理解儒家与道家,在西方是习以为常,在我们自己也不妨重新温习一遍,或许能有新的领悟。
  我初次接触史密斯教授的作品是18年前,当时的《人的宗教》正是眼前本书的原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作者竟是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科的教授。理工科的第一流学生能听这样一位教授的课并且读他的书,实在使人有"相得益彰"之感。现在这本名著译为中文,则是我国读者的福气,值得珍惜。本书内容实为知识分子所必备者,但愿这篇短文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喜悦。
  〈校订序〉
  人的宗教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述先
  我在五月返港,本来是为了看研究生的论文,哪知他们都申请延期,于是不期而然,整个暑假我全神投于这部译稿的校改工作。《人的宗教》一书有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原初宗教的专章,范围广阔,内容复杂。安云和我在一起三四十年,耳濡目染,她的颖悟力又高,基本观念和体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毕竟没有这方面专业的训练,里面有那么多专门名词,还有好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一小部分连我也不知就里,真不知她是怎样在八个月的时间把全稿翻译完的。当我回到家里,她把沉甸甸的八九百页稿纸交到我手里,真令我惊诧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为了在开学之前把校改工作完成,保持译笔信达的品质,还要查对原典,我真是一点也不敢轻忽。返港之后几乎没有休息,详加校改,一整天最多也不过只能做二十多页。这样马不停蹄,整整做了三个多月,终于把全稿完成,这样才松了一口气。我校改后,安云还要再看,互相斟酌讨论之后方始定稿。虽不敢说译笔有多好,至少是达到了我们自己所要求的标准。
  为什么我们两人有这么大的热情来做这一件事情呢?按顺序先说安云的角度,然后才说我自己的角度。安云一拿到这部书,就觉得与之有所感通。这部书不像一般哲学书只讲一些抽象的观念,同时配合着丰富的比喻、感受与实际的作为。最特别是人物的描写:释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耶稣这些人,不只是形象上栩栩如生,而且他们本身也经历坎坷,极尽曲折,所以对生命的感受也非常深刻,不会令人感到过分简单化,或者落入庸俗的感伤或陈腔滥调之内。对于境界的描写亦然,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比喻,写得就是美。看了这部书,就算不被它说服,也会感到心弦触动。因此她只要有时间就伏案翻译,近一年来一个人独处也没有感到寂寞。安云一向富于批判精神,对于这部书她却由衷地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而我是完全为了不同的理由欣赏这部书。读这书宛如回到年轻时读大学的味道。那时方东美先生教我们每读一家哲学必须先入乎其内,而后出乎其外。对于东西的大传统更要出之于同情理解的态度,取高瞻远瞩的观点,掘发其精华,这样自然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要一上来就心存敌意,吹毛求疵,结果花了许多工夫,还是未能入门,依然故我,于自家分上何有!读史密斯的书,他真能出之于同情理解的态度,出入世界各大宗教,顿生亲切之感。而近数十年来哲学界流行繁琐细致分析的风气,对于宏观式的世界观人生观每弃如敝屣,带有情感性的观察更不屑一顾,这样造成了哲学与宗教--史密斯称为智慧传统--之分离,实在是一大讽刺。但最近主理情割裂之逻辑实征论一蹶不振,钟摆又摆往另一端。科学认知已不是唯一普遍承认的客观标准,多元文化主义流行,有堕入相对主义的危险。史密斯却能够不落两边,可谓难能可贵。
  史密斯搜罗的材料丰富,把各精神传统当作活的传统来看。他也真能做到深入浅出的地步。他深深了解世界宗教绝不可能归一,各有各的教义,各信各的神(God),像基督教内部的众多宗派的差别就不可能解消。但他并未否定会通的可能性,就超越名相的神性(Godhead)而言,各教的体证有若合符节之处。这样的想法与我在近时重新阐释"理一分殊"之旨,颇有契合之处。在精神上,我感觉得到,他与我是同时代人,虽则他的年龄比我大一些。我们都熟悉汤恩比、诺斯陆普一类的宏观,深深地浸润在传统之中。但史密斯的书却不只是回到数十年前的潮流,由细处观察,就可以看到与时推移的痕迹。我注意到,他的用字遣词是非常符合"政治正确性"的。譬如此书原名:TheReligionsofMan(《人的宗教》),出版于1958年,1991年才改为TheWorld'sReligions(《世界宗教》)。这是因为近年来女性主义高涨,英文"Man"字用的是"男人"做"人类"的缩写,那就在政治上不正确。他在行文时到处用heorshe(他或她),有时不免嫌累赘,特别是到了超越的层面,何分他或她?而中文的"人"字,本就无分性别,故偶尔加以简省以免辞费,但他那种心意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在世界宗教之中,他先讲东方,后来才回到西方,似乎也有避免"西方中心"的想法在背后。讲完东西方的大宗教传统--他所谓历史的宗教,最后讲所谓"原初"(primal)宗教,也断不愿意给人"原始"(primitive)的联想,并指明如今在北美讲印第安传统的精神性--不再是野蛮性,恰正是时潮所趋,都可以看到他用心深切的所在。他最后一章结论所言,又恰可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最近推动的"普世伦理计划"(UniversalEthicsProject)张目,我也是由衷地赞赏这部书而乐为之介。
  正由于本书的性质不是写一部学术的专著,而是要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作者对于原典的征引并不是那么严格,有时甚至并未注明出处。他在序里声明此书的缘起是为公共电视制作的电视片集,有时带着为大众宣讲的味道。这恰好适合安云的翻译风格,她非常注意文字的流畅与语脉。我做校订工作,主要负责内容的准确性,以及部分疑难杂症的解答。佛道两章有一些专门术语我曾请同事王煜、霍韬晦两位教授帮忙,谨此致谢。友人侯惠爱女士赠《圣经》中文译本,也代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一并在此致谢。小儿杰夫、豁夫凑巧回香港参加家庭聚会,对于英文的解读颇有帮助,也可一记。钟惠民女士后来亲身参与她的同事们的校订工作,敦促我们在文字表达上务求进一步明白晓畅,敬业的态度令人感佩。但他们的重点放在修辞,有时改变原文句法,与我们注重直译的风格不尽相合,但我们也明白他们考虑的角度,在可能范围内,尽量接受了他们的提议与修改。
  也正由于本书的性质,我们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译例,必须在此说明。安云在译初稿时,连史密斯征引的原典都译成了语体文,这从她的观点看来是有必要的。她谴责我们写文章常常未能把论点充分铺陈出来,最后往往引几句古书来敷衍塞责,令她甚为不满。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洋人,把古书写成今语,在思想、感受、体证上直接对我们说话,不能代换原以我们已与之有隔阂的原典。我同意她这样的看法,但为了学术的原因,也不可以不附原典。只要原文注明出处,或者我们能力所及,都尽量找到原典附入。但为了迁就译文原来的架局,风格难免有不统一之处。有时译文在先,以译注的方式把原文引在后面,有时先引原文,后面附以译文。其实即便是同一语文,古典要用白话译,也并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我在美国留学时,有人想把杜威的著作译为英文,这不是开玩笑,因为一般人真读不懂杜威本人那样艰涩的英文。除了中文原典产生的特殊问题以外,我们并没有费神去查其他传统典籍的中译本,原因是史密斯本人常常用意译,而中译本并没有共同接受的标准体,故此我们只负责译文忠实于史密斯的引文。另外,用中文本的《圣经》也有一些小问题。我们尽量用通行本的译文,但有时两边太不符合,便只有另译。而这在今日也不是不容许之事,女性主义者就把《圣经》另译,中译本有些文字并不那么好,我们也就部分改译了。至于有些专门名词不能翻译,只能音译。我们有时根本不译,有时只音译一次,仍附原文,这是非常不合惯例的做法,但我们却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因为这样的音译根本没有意义,而现在能看这样书的人至少认识英文字母,最重要的是可以方便查考原文。我们这种做法与通行的一些译本做法恰好相反。它们有时连原书的作者、书名、出版者都不附原文,以致完全没法查考。我们在后面的附注也留了很多原文未译,正是为了同样的理由。乃是在这种奇特的方式下,我们努力尝试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
  史密斯这部书据普及本的封面说,销量已超过150万册,当然绝不是偶然的。但一部好书也不是不可以批评,特别是这样性质的一部书。史密斯本人就明白,他讨论到那么广大的范围、那么复杂的论题,不可能不涉及一些争议,并有一些疏失之处,需要加以指正。而我们如果真正重视这部书,想由这部书得到启发,做进一步探究的出发点,就不能不认真从学问、思想、体证各方面加以批评,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但人虽向往无穷,却是有限的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植根于某一传统之内,通过自己时空的限制去表达无穷。从这个观点看,每一个世代,每一个个人都要尽自己的努力,史密斯也尽到了他的努力,只要自强不息,与时推移,每一种努力都是我们所欢迎的。
  一九九七至一九九九年于香港中文大学
  〈原文再版序〉
  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休斯顿 史密斯
  自本书出版之后多少年过去了,人们逐渐对语言中的性别偏见有了较多的敏感性;因此我把本书原先的书名《人的宗教》(TheReligionsofMan)改成了《世界宗教》(TheWorld'sReligions)。没有一本书可以包罗世界的一切宗教。在本书中,主要的宗教是根据其时间之悠久,历史的影响力,以及当前信众的数目而定的,我将分别对之加以个别地处理,而人数较少的部族宗教则将之另作为一个类别。
  除了改换成包括两性的语言之外,我还在锡克教加上了一个简短的按语,并对西藏的佛教和伊斯兰教神秘层面的苏非派各增加了一节。论"孔子的方案"一节是加上的,道家的材料是经过相当大的修改了的,有关犹太教的一章现在包含了论弥赛亚(救世主)主义的一节,并且更详尽地讨论了历史上的耶稣。
  我也对口说传统加上了简短的结论性的一章。这等于部分承认了本书涉及的历史宗教乃是较后来的事,就人类大部分的历史而言,宗教是生存在部族和几乎完全是超时间的模式中。不仅如此,我加写这一章,还有一个很强的支持理由,就是它容许我们肯定人类的过去。最近几十年人类见证了恢复对于女性和土地的关切,这一类的关切由部族宗教保留了下来,历史宗教(道教除外)却有倾向将之失去。
  本书有一点非正式的--虽然并非不严肃的--语气,那是由于它是从现在的公共广播系统的一个电视连续节目演变成的。提到这一点,我就要因为本书在沟通上的成功,而再度感谢制作人梅约 西蒙了。本书的目的与当初拍摄该连续节目时是相同的,要把一般的聪明大众带入世间各种伟大而持久信仰的核心,使他们借此得以看到,甚至于感觉到,这些信仰何以,以及如何能够指导和推动那些按照它们生活的人。
  一九九一 柏克利 加州

书评摘:

没有羊皮的羊
人的宗教(修订版)的评论   
  此书是探寻宗教来源和本质的入门读物。它撇开繁冗枯燥无聊的宗教发展史和纷繁复杂的教派论争不谈,把笔锋直指宗教的核心意义和价值基础。读完有让人拨云见日,洞悉彻悟之感。实际上,作者虽然分七个宗教专题分门别类地予以了介绍,但他的目的全不在比较,而是整合。他希望通过此书让人们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让人们对宇宙万物有最真切的认识。他认为,这不仅关系到人类的个体,更关系到人类的整体;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现在,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可惜的是翻译者的水平实在拙劣,全书充斥着语病和常识性错误。即便没有语病的句子,也往往翻的艰涩难懂,辞不达意,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碧落花飘香 (千古英雄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对于宗教这样一种很唯心的话题,我平时几乎不会和其他人探讨,不管如何开始,最终都会以嘴官司结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同。即使是同一教派的信徒,也经常因不同的宗教体验争得面红耳赤,直至通过符咒诅咒对方的行为也司空见惯。
  
  这本书很早就读过了,在豆瓣注册以后,也一直想写书评,迟迟没有下笔的原因,一是,这是本好书,我不能确认自己是否能客观的评论它;二是,不想惹起和宗教体验有关的无谓争议。
  
  但最终还是决定写一篇评论。作为一个从宗教走过来的人,回头看着这座独木桥,我很希望已经在桥上的人,能够顺利地走过来;还没有上桥的人,请继续走大多数人走的阳关道吧,因为它同样能够到达彼岸。
  
  一般来说,谈论宗教的书有三种。一种是宗教徒所写,极尽溢美之辞和不靠谱的事例来鼓吹自己的教派;一种是站在某种宗教对面的人所写,抓住敌对宗教一些堕落的人事和文字上的表象,刻意曲解教义,进行彻底地否定;一种是学者所写,毫无感情地堆砌一堆学术文字,对宗教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本书作者不是上述三种人之一,他是一位既有宗教体验,又站在宗教之外的人。他不依赖于任何宗教,也不敌视任何宗教,因此,他能很客观的谈论每一个自己了解的宗教。
  
  作者在书中依次介绍了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含天主教和东正教)、原初宗教等世界主流教派。然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宗教都是殊途同归。
  
  既然如此,为什么各教派之间高层冲突,或底层信众的冲突不绝于世呢?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某些宗教利益团体为了私利,刻意挑起的争端;二是,底层信众的宗教体验不足以领会到本教教义的真谛,试图通过否定其它教义,来增强对自己信仰的信心。
  
  但是,这与我们无关。因为所有的宗教都告诉自己的信众,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佛陀不会直接开张支票给我们,上帝也不会告诉我们明天哪只股票涨停,他们只是我们心中良知的代言人。当我们面对他们的神像持咒或祈祷的时候,良知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对的。
  
  诚如傅佩荣教授总结的三句话:
  
  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
  
  不管我们信仰的是哪一个教派,甚至是非宗教徒,这三句话都能作为我们的行事准则(你能在自己的教义中找到这三句话的出处)。在自己起心动念的时候,先想一想:“我这样做符合生命取向要高的准则吗?”或者问一问自己信仰:“佛陀(上帝、真主、神)啊,我该怎样去做呢?”总有一个声音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总之,宗教也是一种价值观,既然你选择了它,就要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很少人能够做到,宗教不过是大多数信众的避风港。
  
  宗教还是一座独木桥,要么认真地走过去,要么返回原来的阳关道,不要在上面提心吊胆地待一辈子。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