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读书频道 >> 阅读指引 >> 书单推荐 >> 文章详细

《国学名著200种》(上海文化出版社)“首要必读书”及“重要必读书”选目
作者: 发表时间:16-07-09 点击率:2872

 

《国学名著200种》    王燕均、王一平编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1992年10月第1版

电子版下载

PDF扫描版

exe文件版

 

前言

哪些古籍名著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哪些古籍名著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必读书?近代以来,许多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以开书目的方式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其中较有影响的,就有清末的龙启瑞和张之洞,民国时期的梁启超、胡适、李笠、支伟成、钱基博和汪辟疆,以及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的蔡尚思、胡道静、钱穆、屈万里和高明等。他们所开列的这些国学书目,都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对有志研读国学的初学者们起到过一定的启导门径的作用。

然而,将这些国学书目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首先是在推荐名著的数量上,有的书目推荐过多,而有的书目又推荐太少。如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所推荐的书就多达2200种左右;而钱穆的《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则仅仅推荐了9种名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和《传习录》)。再者,各家书目对名著的推荐标准及其主观侧重点也颇有不同。甲书目推荐的名著,乙书目未予推荐;而乙书目推荐的名著,甲书目又未予推荐。这些差别,都有可能使初学者在学习时难以确定究竟应该选择哪家书目来作为标准,从而产生无法适从之感。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呢?笔者以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在原有各家书目的基础上,重新编出一种既能集中体现各家观点又比较简明适用的新的国学书目来。为此,笔者尝试著对旧有的国学书目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先从旧有各国学书目中选出了8种推荐图书数量适中(大约30200种左右)又较具学术代表性的书目,将其条目加以合并整理,并在每一条目下分别注记推荐该书的推荐者及书目名称(或代码)。去掉一些获推荐次数最少的条目和不合规范的条目,从而筛选出了200种名著作为本书的基本推荐条目。然后,再将其分类并撰写介绍,重新推荐给读者。另外,我们根据每部名著被推重程度的高低,酌选出了一批我们认为最适于初学者学习的首要必读书重要必读书

(见附录一),以供参考。

总之,我们是在对原有国学书目作一种综合整理,以便为名著的推荐工作闯出一条新途。

 

本书是集中了好多位国学大师不同的推荐意见编著而成,其中所推荐的每一部名著,无一例外地都是重要的国学代表作。它们之中既包括中国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学者的代表作,也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门类、各种体裁的主要经典。那些被各位国学大师共同举荐的首要必读书重要必读书,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智慧的代表。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无法面面俱到的。我们发现,即使是集中了多位国学大师的推荐意见,却仍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名著遗憾地没有入选。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张子正蒙》(张载)、《新学伪经考》、《山海经》、《洛阳伽蓝记》、《大唐西域记》、《东京梦华录》、《华阳国志》、《魏武帝集》(曹操)、《昌谷集》(李贺)、《欧阳文忠集》(欧阳修)、《漱玉词》(李清照)、《聊奇志异》、《伤寒论》、《周髀算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因此,读者不能完全被书目的推荐范围所囿,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逐步扩大阅读的书目范围,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籍名著蕴藏着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精华,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也给予今日中国人以荣誉和自信。可以说,没有这些古籍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享有像今天这样显赫的世界声誉。如果没有《论语》,孔子就难以被西方学者推举为世界十大古代思想家之首;如果没有《道德经》,西方文化界也不可能掀起令人瞩目的老子热;如果没有《楚辞》,屈原就不可能被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如果没有《梦溪笔谈》,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可能被历史永远埋没,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可能大失光彩。可见,今天我们学习这些古籍名著,正是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古籍名著正越来越受到西方现代化高技术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如《孙子兵法》,不仅在海湾战争中被美军规定为人手一册的军事必读书,而且在日本甚至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商业竞争、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又如《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却常常被日本的企业家和商人奉为经营和竞争的智慧宝典,从而在日本社会畅销不衰。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些古籍名著还能直接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派上用场,给人以指导和借鉴。

总之,中国古籍名著需要科学地、大力地推荐。这种推荐工作不仅具有文化学术方面的意义,还有着更重要更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愿这本小书能在这些方面发挥一些微薄的作用。并希望得到读者和方家的赐教,以使这种推荐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最后,谨向那些关心过本书的同志们,特别是为本书作出过直接贡献的施、刘二

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燕均

九一年十月于京西燕园  

 

 

附录 

附录一、首要必读书重要必读书选目

一、首要必读书(10)

二、重要必读书(50)

附录二、推荐者简介

 

附录一、首要必读书重要必读书选目

[说明]本书目的选书标准主要是看各名著在八种国学书目中被推重程度的高低(大致表现为被推荐次数的多少),以及各名著的知名度、学术代表性、易学程度等其他方面。本书目所列各书皆括注该书在八种国学书目中的总的被推荐次数。如论语(8)”即表示八种国学书目都推荐了《论语》一书。

 

一、首要必读书(10)

汉书艺文志(5)、说文解字(4)、论语(8)、老子(8)、史记(6)、诗经(8)、楚辞(7)、李太白集(8)、杜工部集(8)、红楼梦(5)

 

二、重要必读书(5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说文解字(4) 、说文解字注(2)、尔雅(3)

孟子(8)、荀子(8)、墨子(8)、庄子(7)、韩非子(8)、孙子(2)、大学(6)、中庸(6)、周易(6)、论衡(6)、近思录(5)、传习录(6)、焚书·续焚书(2)、日知录(4)、明夷待访录(5)、思问录(4)、孟子字义疏证(5)、六祖坛经(4)

尚书(6)、左传(8)、战国策(6)、汉书(5)、后汉书(4)、三国志(4)、资治通鉴(5)、史通(4)、文史通义(4)

昭明文选(7)、乐府诗集(4)、陶渊明集(4)、韩昌黎集(8)、柳河东集(5)、白香山集(8)、临川集(5)、苏东坡集(4)、剑南诗稿·渭南文集(3)、水浒传(6)、三国演义(2)、西游记(3)、儒林外史(2)、西厢记(3)、窦娥冤(2)、牡丹亭(2)、文心雕龙(4)

梦溪笔谈(3)、徐霞客游记(3)

(王燕均选荐)

 

附录二、推荐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学者,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曾参加著名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新学术的开山大师之一,晚年曾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其国学名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其推荐书目《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是作者1923年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而撰,所举书籍共约160种。《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是作者根据《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进一步精简而成,所举书籍30余种。

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学者。原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肄业上海公学,接触新学。后赴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回国后参加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及校长。是一位学贯中西并有世界影响的著名学者。曾被世界各国多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其国学名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等。著作集有《胡适文存》、《胡适作品集》等。其推荐书目《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是1923年作者应清华学校胡敦元等四位学生之请所拟,所列图书共约190种。《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则是作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请于同年根据《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进一步精简修订而成,所列图书共约60种。

汪辟疆(1887-1966):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目录学家。名国恒,字辟疆,又字笠云,号方湖,又号展庵。江西彭泽人。早年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后曾任教于江西心远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校。其国学名著有《目录学研究》等。著作集有《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其推荐书目《读书举要》于192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十九号,并收入《汪辟疆文集》中。

蔡尚思(1905- ):中国现代学者。福建德化人。早年曾就读于孔教大学研究科、北京大学研究所。与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多有书信往来,请教学术问题。后曾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武昌华中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复旦大学等校,并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其国学名著有《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国文化史要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等。其推荐书目《中国文化基础书目》系《中国文化史要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的第七章,共收古代部分著作90种,近现代部分著作47种;《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则载于《书林》杂志1982年第5期,共收名著40种。

屈万里(1907-1979):中国现代学者。字翼鹏,号书佣,山东鱼台人。曾任职于山东省立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9年以后赴台,曾任大学教授及图书馆馆长等职。著述宏富,后汇为《屈万里全集》二十二册出版。其推荐书目《初学必读古籍简目》原载于《古籍导读》(台湾开明书局1964年出版)一书中,共收书籍近40种。

 

————————————————————————

本书开列的图书取自5位国学家的8种国学书目,这200部名著(主要是民国以前的古籍名著)既包括中国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学者的代表作,也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门类、各种体载的主要经典。编者将这些国学名著分工具书与语言文字、思想与哲学、历史与地理、文学、自然科学等5 类向读者椎荐。另外,作者根据每部名著被推重程度的高低,酌选出了一批认为最适于初学者学习的首要必读书重要必读书

5 位国学家是梁启超、胡适、汪辟疆、蔡尚思和屈万里。

8种国学书目是:

   梁启超:

      I.《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II.《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胡适:

      I.《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II.《实在的最低限度书目》

   汪辟疆:《读书举要》

   蔡尚思:

      I.《中国文化基础书目》

    II.《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屈万里:《初学必读古籍简目》

 

一、工具书与语言文字类

   本大类共收名著22种,可分为几个小类:

  1.书目类。古人称目录学为学中第一要紧事,实因目录学有启导治学门径、概析学术源流的重要功用。故此类应首先推荐。

  2.三部具有索引性质的古代工具书。分别可供查检古代的纪年、地名和见于史书的人名。

  3.语言文字类(旧称小学)名著。又包括偏重于字形研究的字书、偏重于解释字义的训诂书及偏重于音韵研究的韵书等。最后,还有一部我国最早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语法书。

  本大类的名著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前提和重要工具。

1.     《汉书艺文志》

2.     《隋书经籍志》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4.     举要性目录书《书目答问》

5.     查检年号的《历代纪元编》

6.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7.     查检史书人名的《史姓韵编》 

8.     《说文解字》  

9.     《说文解字注》 

10.  《说文通训定声》  

11.  简明举要的《说文句读》  

12.  最早的训诂学著作《尔雅》

13.  古代训诂学名著《经籍纂诂》  

14.  王念孙的训诂学名著《广雅疏证》 

15.  辨古书传写之误的《读书杂志》  

16.  古代虚字训诂专著《经传释词》  

17.  训诂文字学书《经义述闻》  

18.  《古书疑义举例》  

19.  最早的官修韵书《广韵》  

20.  著名大型韵书《集韵》  

21.  《佩文韵府》  

22.  《马氏文通》

二、思想与哲学类

   本大类共收名著59(包括两种互见条目的名著)。可分为几个小类:

  1.几部儒家经典类的思想哲学著作。可供了解在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渊源和精髓。

  2.早期的诸子书。主要包括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经典著作。这些书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思想界百家争鸣盛况的几个主要侧面。

  3.中后期的各家论著。包括历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情况及各时期所达到的高度。

  4.学术思想史著作。可供了解各主要学术思想流派的发生发展及传承情况。

  5.佛教经典著作。反映了佛教的传入及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巨大影响。

  阅读本大类的名著,可以较系统地了解到古代各主要思想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思想方法论,从而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统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特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1.     孔子语录《论语》 

2.     思孟学派的《孟子》

3.     儒家经典《大学》  

4.     另一部儒家经典《中庸》 

5.     富有哲学思想的《周易》

6.     反映儒家思想的《孝经》  

7.     《荀子》  

8.     道家经典著作《老子》  

9.     表现庄周哲学思想的《庄子》 

10.  墨家学派著作总集《墨子》 

11.  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  

12.  法家另一经典著作《商君书》

13.  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

14.  杂采各家的《管子》  

15.  名辩思想代表作《公孙龙子》 

16.  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17.  集采先秦诸子的《淮南子》 

18.  贵虚的《列子》  

19.  西汉政论名著《贾谊新书》  

20.  强调天人合一的《春秋繁露》  

21.  古代会议文献《盐铁论》 

22.  批评伪书俗文的《论衡》  

23.  儒道合流的《抱朴子》  

24.  古代无神论杰作《神灭论》 

25.  古代家训类著作之祖《颜氏家训》 

26.  理学名著《二程全书》  

27.  理学集大成的《朱子大全·朱子语类》  

28.  理学言论类编《近思录》  

29.  心学代表作《象山集》 

30.  政论代表作《龙川文集》  

31.  永嘉学派代表作《水心文集》  

32.  心学语录的《传习录》 

33.  集心学大成的《阳明全书》  

34.  王心斋先生遗集》  

35.  纵横恢诡的《胡子衡齐》  

36.  第一个贬孔子的人写的《焚书·续焚书》  

37.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  

38.  主张法治的《明夷待访录》 

39.  反对程朱天理的《思问录》  

40.  阐发张载学说的《张子正蒙注》  

41.  论证行知的《读四书大全说》 

42.  抨击理学的《四存编》  

43.  《孟子字义疏证》  

44.  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 

45.  维新志士谭嗣同的《仁学》  

46.  康有为鼓吹变法的《大同书》  

47.  专著《明儒学案》 

48.  《宋元学案》  

49.  古代年谱名著《朱子年谱》 

50.  清代学术史名著《汉学师承记》 

51.  评价理学的《宋学渊源记》  

52.  清代经学著作《经学历史》 

53.  阐微举要的《经学通论》  

54.  佛教禅宗经书《六祖坛经》 

55.  禅家南宗经典《金刚经》  

56.  哲理深刻的《华严经》  

57.  研究华严宗的《华严原人论》  

58.  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  

59.  阐扬中观学说的《中论》 

三、历史与地理类

   本大类共收名著61种。可分为几个小类:

  1.古史类。主要包括早期儒家经典中的几部史书和其他几部专门记述先秦历史的著作。从中可以了解到上古华夏文明的起源及由分散而趋向融合的过程。

  2.几部大型的历史系列书及套书。包括纪传体的二十四史、编年体的《资治通鉴》正续编、纪事本末体的宋、元、明史及制度史的《文献通考》正续编等。从中可以系统地了解历朝历代的主要人物、事物和制度,对我国古代史作一次全景式的浏览。

  3.其他单本的历史书及地理书。可供重点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古代历史及地理知识。

  4.几部史论、史评及史考体著作。可供了解我国古代史学理论及考证方法的最高成就。

  5.笔记书。内容一般比较庞杂,以其皆有一定的史料性,故归入本大类。

  总之,阅读本大类的名著,有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兴衰及人文走向,便于以古鉴今。

1.     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

2.     春秋战国礼制汇编《仪礼》 

3.     研究周代政治及官制的《周礼》 

4.     古代礼仪文编《礼记》 

5.     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 

6.     评论春秋史事的《公羊传》  

7.     解释春秋义理的《榖梁传》 

8.     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9.     战国史料汇编《战国策》 

10.  周代记言性的史书《逸周书》  

11.  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 

12.  古代纪事本末体史书《绎史》 

13.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4.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15.  《后汉书》  

16.  《三国志》  

17.  《晋书》  

18.  《宋书》  

19.  《南齐书》  

20.  《梁书》  

21.  《陈书》  

22.  《魏书》  

23.  《北齐书》  

24.  《周书》  

25.  《南史》 

26.  《北史》 

27.  《隋书》  

28.  《旧唐书》  

29.  《新唐书》  

30.  《旧五代史》 

31.  《新五代史》  

32.  《宋史》 

33.  《辽史》  

34.  《金史》  

35.  《元史》  

36.  《明史》  

37.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8.  《续资治通鉴》 

39.  纪事本末体的《宋史纪事本末》 

40.  《元史纪事本末》  

41.  《明史纪事本末》  

42.  古代制度史名著《文献通考》  

43.  《续文献通考》  

44.  《清朝文献通考》  

45.  明清之际要籍《鲒埼亭集》  

46.  论清朝盛衰的《圣武记》  

47.  清代人物传记集《国朝先正事略》 

48.  书史著作《书林清话》  

49.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50.  研究水道的地理名著《水经注》 

51.  清代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  

52.  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 

53.  《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54.  史论名著《读通鉴论》  

55.  历史考据名著《廿二史札记》  

56.  古史辨疑的名著《考信录》

57.  考订掌故名著《容斋随笔》  

58.  考证札记汇集的《困学纪闻》  

59.  考论辨伪名著《少室山房笔丛》 

60.  考据随笔《十驾斋养新录》  

61.  考论心得《东塾读书记》 

四、文学类

   本大类共收名著51种。可分为几个小类:

  1.总集。即系统汇集各家一种或多种体裁文学作品的著作集。从中可以系统地赏读到各家优秀的代表作品。另外,总集不但收文人的创作,有的还收来自民间的优秀作品。

  2.别集。即专门汇集某一特定作家作品的著作集,可使我们对该作家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3.单本小说和单本戏剧。小说和戏剧在我国封建时代皆不受上层社会的重视。其实,它们的成就正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

  4.文学理论著作。

  总之,阅读本大类的名著,可以欣赏到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流派的主要杰作,领略古人形象思维的最高精品,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学熏陶。

1.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2.     辞赋总集《楚辞》  

3.     《昭明文选》  

4.     《乐府诗集》  

5.     诗总集《古诗源》

6.     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 

7.     唐代诗文总集《唐文粹》  

8.     宋诗总集《宋诗钞》  

9.     宋词总集《宋六十名家词》  

10.  宋诗文总集《宋文鉴》  

11.  元人杂剧总集《元曲选》 

12.  散文总集《古文辞类纂》 

13.  《经史百家杂钞》  

14.  诗集《十八家诗钞》 

15.  骈文总集《骈体文钞》  

16.  曹植的《曹子建集》  

17.  阮籍的《阮步兵集》  

18.  《陶渊明集》  

19.  谢灵运的《谢康乐集》 

20.  李白的《李太白集》 

21.  杜甫的《杜工部集》 

22.  王维的《王右丞集》 

23.  《孟浩然集》  

24.  高适的《高常侍集》  

25.  韩愈的《韩昌黎集》 

26.  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27.  白居易的《白香山集》  

28.  李商隐的《樊南文集》 

29.  杜牧的《樊川文集》  

30.  苏轼的《苏东坡集》  

31.  王安石的《临川集》 

32.  黄庭坚的《山谷集》  

33.  陆游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34.  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 

35.  顾炎武的《亭林诗文集》 

36.  龚自珍的《定庵文集》 

37.  古小说集《世说新语》  

38.  《水浒传》  

39.  《三国演义》  

40.  《西游记》  

41.  《儒林外史》 

42.  《红楼梦》  

43.  《镜花缘》  

44.  《窦娥冤》  

45.  《西厢记》 

46.  《琵琶记》  

47.  《牡丹亭》  

48.  《长生殿》 

49.  《桃花扇》 

50.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之作《文心雕龙》  

51.  古代文学批评名著《沧浪诗话》  

五、自然科学类

   本大类共收名著7种。包括综合性科技书、自然地理考察记、医药书及农书。

  阅读本大类的名著,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更充分地认识并估价中国人的智慧与才能。

1.     《黄帝内经》 

2.     中国科技史名著《梦溪笔谈》  

3.     《王祯农书》  

4.     药物学名著《本草纲目》 

5.     《徐霞客游记》  

6.     《天工开物》  

7.     古代科技书《物理小识》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