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文讲起 >> 文章详细

无形书院 《从内圣到外王》 第三讲(2) 把握宇宙的大本大源(“道”)
作者:摘自杨海锋人人网日志2010-07-11 发表时间:16-07-12 点击率:2743

 

第三讲(2) 把握宇宙的大本大源(“道”)

 

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可捉摸,那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到它呢?

 

1.本体只能“身体”(以“身”体之)

 

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大体就是下面三种:

n        感性(感官感觉)

n        理性(逻辑思辨)

n        悟性(直觉灵感)

感官的感觉上,或者理智的思辨,都无法把握道的全体(至多抓到只鳞片甲)。因为道是“形而上”的(所谓形而上,就是高于、超越形象的东西),所以不能为感官所把握。因为道是超越逻辑的,任何概念都有限定性,而道是无限的,不受任何东西制约的(任何东西从它而来),所以也不能为思辨所把握。本体只能靠体悟

杜维明先生有“体知”一说(可参杜维明《论体知》),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中文里有许多“体+一个心理动词”的结构:体会、体味、体认、体察、体悟、体验、体谅……这里的“体”,远不是现代人理解的body这么苍白的意思,而是身体力行、以身体之的体,要用自己的整个身心、整个生命投入其中,与对象冥然合一。凡是“体X”都是“知行合一”的表现。

体验(是对真实生命本体的验证)≠经验(对表面生活经历的验证)

想起唐代无尽藏尼的一首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必须是充分地敞开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里的嗅,可不是一般的嗅觉), 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春的意味。

 

2. 虚静,感通,研几

 

本体需要靠悟性、灵性去体悟,抛弃理智的分析、刻意的作为,直接触及大道的全体。

 

当然超过人类认知的能力及表述的范围,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既然如此,那么老子又是如何知道的?他凭借的是:致虚极,守静笃。[1]靠着虚与静,无异于排除感官与认知的分辨作用,化解欲望与行动的具体作为,然后再觉悟那由而来的永恒的与无限的层面(傅佩荣《我的关于解读中国五大经典之心得概述》)

 

只有“致虚极(充分地敞开),守静笃(充分地澄明)”,排除感官、认知、欲望、行动等等干扰,才能“见”到世界的真实面目(本体)。

 

《周易·系辞》中有两段我深有感触的话,我们可以连起来看: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无思,止息妄念;无为,停止妄为。易的智慧并不是冥思苦想而来的,也不是刻意作为得来的,只有让自己进入寂静(不动即静)、澄明之境,才能感应、接通世界的本源(故,缘故,原因,即本源)。

无思无为,是为了让灵性自为,让生命之水自然流淌,让生命之树自然生长。

所谓“几”, 就是时机、商机的“机”, 事物只现出一点端倪和迹象(动之微)就能把握,这就是圣人。易是圣人用来穷究幽深事理而探研微细征象的书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只有在寂静的心态下,用心灵去真切地感应,才能在“动之微”,也就是“动而未形”,还在“有无之间”时把握到接近根始、初原、本真的状态,同一篇中的“知微知彰”、“显微阐幽”,也是这个意思。

圣人不是真的有神通广大,他的神通广大,只在于“知几”,“知几其神乎”,“君子见几而作”。在那个无形无状的真实本体刚刚发动的时候,就感应到它。

周敦颐《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3. 静之徐清,动之徐生

 

朱光潜《谈静》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只有“致虚极,守静笃”、“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才能“空”,只有“空”,才能“灵”,所谓“空灵”。虚静→灵动,这一静一动间,非常的微妙。

 

《老子·第15章》有一段我非常喜欢的话: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静才能清(清净,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清才能“用心若镜”(庄子),照见世界、宇宙的真如本相(本体、道体)。——静才能内圣。

动才能生(生动,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生发万物(道的基本特性),赞天地之化育,才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动才能外王。

  

清净自然生动。

当你安静下来,虚空起来的时候,当所有外在的、内在的束缚、干扰,所有欲念都抛却的时候,世界的本来面目(世界的本体)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与此同时,你内心深处的声音也开始浮现,你的本心、真心冉冉升起。你内在的生机开始伸展开来,你的生命之泉开始从你的本心中自然而然、源源不断地涌流而出。当繁华落尽,真正的生命之流开始涌现。

或许这时候你更能理解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本源与灵感

我曾经在《创造学》课上谈过“灵感”的话题,我发现,去除思虑、妄为等等的干扰、遮蔽让本体呈现的过程与灵感的浮现过程是如此的相像,或许灵感的涌现就是生命本源涌流的一种表现吧。

 

1)灵感在何时涌现

n         美国创意顾问集团主席查理斯·奇克·汤姆森在他的创造力专题讨论会中,做了一项权威测试,位居前十位的最佳创意时间是:

 

1    坐在马桶上

2    洗澡或刮胡子时

3    上下班公车上

4    快睡着或刚睡醒时

5    参加无聊会议时

6    休闲阅读时

7    进行体育锻炼时

8    半夜醒来时

9    上教堂听布道时

10从事体力劳动时

 

n         日本一家创造力研究所曾于198312月至19848月对821名日本发明家产生灵感的地点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地点

枕上

步行中

乘车中

家中桌旁

茶馆等处

办公桌旁

资料室

浴室

厕所

会议室

比率%

52

46

45

32

31

21

21

18

11

7

 

n         欧阳修《归田录》:于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盖为此,尤可以属思尔。

n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史瓦尔(R. Keith Sawyer)在《创意的奥秘》(Explaining Creativity中提到,灵感最常出现的场所分别是3B浴缸(bathtub)、床(bed)、交通(bus

 

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场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能让你的大脑暂时腾出空来(虚)、放松下来(静)的时候。就在虚极静笃时,灵感就光临了。让自己保持清澈澄明的状态,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在这古今中外的“灵感报告”中,都提到睡觉的时候。这不禁让我想起《孟子》书里关于“夜气的一段[2],夜里是灵感经常光顾的时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此时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才会灵动起来(空灵)、升腾起来。此时你还存着“夜气”(一种没有受到摧残的元气、生机),不像白天“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繁华剥落的静谧中最易见到自己的本心(也就是最易入道、入神、通“神”)。

 

 

2)顿悟在动静之间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Graham Wallas,又译华莱士,1858—1932)在他《思考与艺术》(1926年)一书中,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酝酿→明朗→检验

 

l         准备期:在这一阶段,你要搜集材料、集思广益,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艰难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准备期,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l         酝酿期:山穷水尽疑无路,踏破铁鞋无觅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百思不得其解,无奈只能把问题暂时扔到一边,这时,就进入了酝酿期。

l         明朗期:恍然大悟(顿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沃勒斯把这种经验称为“尤里卡经验”(Eureka experience[3]

l         检验期:瞬间获得的灵感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敲和完善。

 

从准备期→酝酿期,就是浊以静之徐清

从酝酿期→明朗期,就是安以动之徐生

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冥思苦想、搜肠刮肚这时候是脑子“浊”的时候。然后浊以静之徐清。 当你的心灵虚静下来的时候,安以动之徐生,灵感生生不已,源源不断。

王国维《人间词话》: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精辟之至!

 

诗句的形象描述:

n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n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n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灵感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神的气息”。 我们从“灵感”的英语单词中还可以看出这一意思的痕迹——inspirationin—进入、spirit—精神、灵魂、幽灵、妖精,合起来是吸入神灵的气息)。艺术家们是吸入了神的灵气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

 

《中庸》上说,“至诚如神”“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不诚无物”。“诚”的基本字义是:真心;实在,我们在第三讲提到刘宗周解读为“真至精神”。如果能在虚静的状态下真诚地面对自己,我们的本体本心将会全然呈现(弗洛伊德认为灵感来自潜意识),就能“通神”。灵感,如果从字面上看,就是与神灵发生感通的意思。我觉得所谓神灵,就是对那个创生万物、充满源源不断地生发力的本体本心的拟人化描述,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灵明”。

 


 

[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

 

[2]《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3]传说叙拉古(阿基米德出生于希腊的叙拉古,今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锡拉库萨)国王请阿基米德去鉴定金匠打造的王冠,看看是金匠是不是在其中掺有银子(皇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并且告诫阿基米德千万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直至有一天,当他踏入浴缸洗澡时,注意到水溢了出来。他突然联想到:金子比银子重,同等重量下,银子的体积则比金子的体积大。如果金冠里头掺杂着银子的话,那么它的体积肯定比同等重量的纯金大,将不纯的金冠放到水里,它排出的水的体积肯定比一堆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到水里排出的水的体积大。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他的兴奋得猛地从浴缸中跳出来,全身赤条条地奔到叙拉古的街上,一面喊道:“Eureka! Eureka!”(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故事的结局是王冠确实被掺入一部分银子,该金匠被处以死刑)

浮力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