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笔迹心迹 >> 百度空间 >> 【课堂内外】 >> 文章详细

关于两次“经典会读”的一些反思
作者:摘自杨海锋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2010-06-19 发表时间:13-07-28 点击率:1771

 

关于两次“经典会读”的一些反思

 

这些文字原本写在“校内人人”上,我粘过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经典会读”终于开起来了

2010-06-06

经典会读终于办起来啦,虽然离预想还有些距离,但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了。至少我们用行动证明了,此类自发自觉的探讨学问、探讨人生的聚会,或者说一种无功利目的的精神生活,在城院是可能的。

今天来了12个人,无论发言多少,至少都用心地在参与着。我把今天开场讲的意思在这里复述一下,以便后来者能了解我们聚会的宗旨。

●我一直想在令人窒息的体制外,开创一种真正的文化活动,以实践真正的大学之道——即“明明德”。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明我们内在的德性,激发我们内在的生命。这也就是我常讲的一个意思:教育的本质是发明本心。

●问题是——如何发明本心?我觉得,只需有一批真正以精神生活为乐的老师,有一群好学乐学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然后创建一个平台,坐在一起,轻松自由地聊天对话,仅此而已,就足够了。可是我说的仅此而已,在当今的大学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我开“从内圣到外王”的公选课,正是基于我此一理想,希望能在全院范围认识一些有志青年、汇聚一些有识之士。但课程毕竟还是在体制内,有很多束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要么是来混学分的,要么是来被灌输的,前者怒其不争,后者哀其不幸,但都无可奈何,有头脑有追求的学生反而感到不能畅达。所以尚与我理想相距甚远。

●当然,这种聊天对话,不是停留在生活表层的瞎聊扯淡,而是潜入生命内里的深度沟通。既然不是瞎聊扯淡,那么就需要一个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可以提撕、凝聚我们的精神,激发、开启我们的生命。我觉得这个核心没有比那些经典再好的了。因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都是从有限的几本经典里开出来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髓,即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而在关于生命的学问上,没有权威(所以我们的聚会并不需要权威),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大家深入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一个森罗万象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我的作用,只是号召一下,起个头,构建一个氛围(最好是我慢慢成为一个守望者,而不是一个主导者)。不过能否延续下去,能否不断发展,变得更好,还是取决与大家,取决于大家自动自发、自觉自主的精神。特别提醒的是,这不是语文课,凡是文字方面的问题,都要在其他时间完成。

 

我把今天来的人,录在这里,以作纪念:

张佳钦 工程08

郑杨    护理08

蒋晨锐 新闻08

俞珂    工管08

魏淑妮 中文09

傅晨琦 新闻07

应贺    工程07

吕心游 生物08

邵敬春 信管07

南冰青 工管08

林泉宇 计算07

范佳铭 建筑09

   

第二次“经典会读”安排

2010-06-07

 

   昨天我们最后讨论了会读怎么往下发展的问题,虽然许多同学都认为半个月一次。但我觉得相隔时间还是太长了点,如果中间有事不能来一次,一个月后恍如隔世,几乎起不到提撕精神、凝聚精神的作用。

    就像这个学期,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停课考试了,这个学期也就不用搞第二次了。所以我觉得一星期一次比较靠谱,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一个半小时。有兴趣结束后还可以再聊,我们办公室晚上不会有保安来赶人。

    然后会读的内容,可以精一些。我会给大家范围得更小一点,关键在于细水长流,在于能够坚持,点点滴滴的积累。正如我昨天所说的,聚会最重要的是在活泼泼的对话过程中获得启发,不在灌输完整系统的知识、不在获得确定无疑的结论。

    昨天最后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形成“自发而稳定”的成员。这非常重要。往往自发就会散漫。我觉得我们的会读活动,退出可以完全自由,但加入,还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要求。昨天应贺提到他们声屏的做法,给我了一点启发。虽然强制发言大家不太喜欢,但一定的自我鞭策还是必需的,我的最低要求是,每位会读的同学必须在我划定的阅读范围内找两个最有心得的点,发表一段自己的观点(事先准备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纯粹客观地谈一个事不关己的问题,而要谈自己的真切受用。俞珂会后也向我提到“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这样比较容易说,不然泛泛而谈,太空灵了”。 是这么回事,中国文化,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如果不从自家生命中去印证,我们就什么也得不到。

    此外,我觉得讨论气氛,大家还是显得矜持了些,希望能变得更放松轻松一些。或许大家熟悉了就会好些,但愿我们的成员大部能保持稳定。

    我还是有必要重申一下我对大家心态上的要求。我希望大家不是抱着一种这个聚会里现存着某种有用的知识,只要被动地来拿一下就可以了。事实上,智慧只能产生于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而不是静态地存在于哪里。所以我更希望的是大家抱有一种主动奉献而非单纯索取的心态,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来听听,那么,就失去了聚会的意义。不过,你会发现,当你敞开自己乐于奉献的时候,所得也会随之而来。

    有同学可能会问,我的文化功底有限,没什么可以奉献的,其实,正如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奉献不论多寡,只论心迹。正如我在阐述聚会宗旨时所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于经典的体验也必定是独一无二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只要你在聚会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只要你能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二次会读时间为本周六(6月12日)晚六点半(鉴于周日大家都要回家过节了)。地点还是在我办公室文五405内容还是告子篇。我们第一次只读了1~8段,我以自己的理解,提领了一下,大家可以再回过头来体会一下这些段落中的精神,经典不厌百回读。然后再接下去,把整个告子篇(上下)看一看。

    我们不贪多,我再指定一下告子篇重点阅读段落(11为告子上,12为告子下):

①11•6、11•7、11•8、11•9、11•10、11•11在理解了这几段的精神(第一次会读已有所阐发),再顺便读几段:6•2、7•8、7•10、8•12、8•14(6为滕文公下,7为离娄上,8为离娄下)

②11•14、11•15

③11•16、11•17

④11•18、11•19、12•1

⑤12•2

⑥12•4顺便读1•1(1为梁惠王上)

    希望以上章节,务必看看原文。其他章节,没有时间可以看看译文,对其中有什么感想也可以提出来。

 

    还是提醒大家一点,到图书馆借本孟子(什么版本都无所谓),到时务必把书带来

    想来参加的同学还是请务必在下面留言告知,如果临时不能来也请务必在下面留言告知,我好对能不能举行有个数。新成员希望留下联系方式(可以悄悄话形式)。

    

第二次经典会读

 

2010-06-12

    今晚进行了第二次会读,又加入了5位新成员,很巧,这次又是12位同学。气氛跟第一次又有些不一样——或许这种不可预期性,正是此类自由聚会的魅力所在吧。我想每次会读,欠缺的地方,我们会改进,不错的地方,我们会继承,只要我们乐于反思总结,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更为进步的。衷心地希望与会者不仅仅作为参与者,而是创造者,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能报以宽容的心情,并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地参与改进,共同关心、见证此一“新生事物”的成长。

    会后,在同学的提醒下,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盲点”,虽然我口口声声说不想主导对话,但实际上却总是在发表比较“强势”的意见,或许这是阻碍对话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李同学所说,我最好的角色是,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在最后做一些总结,以及回答一些大家的疑惑等等。

    关于“会读”的进程如何设计可以使我们收获更大,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前进。会后有几位同学反映插不上话。我想从下次开始,先给每一位与会同学3分钟左右时间从容地谈谈自己阅读和思考事先约定内容的心得及疑惑。然后再自由谈论。此间要注意的是,一是别人发言时如想插话需征得发言者的同意,二是讨论过程中要防止话题过于发散而无法深入。今晚大家用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请先亮出观点

    此外,我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每次指定一两位同学做记录,并在会后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以后在回顾时有一个依凭,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没有参加讨论的同学也能对与会者有所指点和启发。

    今天邵同学的话很中肯,我们聚会的宗旨本来就不是为了实用的功利的目的,或许我们越是放下“目的心”,越是能从中有所收获,许多收获只在我们的言谈举止间,哪怕只是向为我们倒茶的同学说声谢谢。有时候,我们会在争论中忘了我们的初衷——提撕、凝聚精神,激发、开启生命,希望对我们的人生有转化的作用。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都牢记此宗旨。

    我忽然想到一个曾经听说过的词:无形学院。可以很贴切地来形容对此聚会的一种理想。

    “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一词,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在1646前后提出来的。科研人员组成了许多松散的民间及私人组织的柔性弹性研究网络。这些名为“科学沙龙”、“假日聚餐会”、“周末荼话会”、“学术车间”、“业余闲聊”等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团体,人们统称它为“无形学院”。
   “无形学院”是指它既无高楼深院,也无校牌校徽,名为“学院”,实无师生之分,资格资历之别,地域派别之差异,更无性别之歧视,在探索科学奥秘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给予畅所欲言的机会。其特征之二,是研讨的学科与专业,取决于爱好和兴趣,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研讨问题的自由度很宽广。只要你听得懂,文科也可以参入理科工科的讨论,理科工科也可以参入文科的讨论。特征之三:只爱科学,淡泊名利,潜心研讨,来去自由,没有任何的规章与限制。人们在良好的学术议论辩论环境中,能更好地打开思路,激发潜藏很深的发明创造力,让别人的启发之火星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炬。(摘自互联网)

今天的与会者——

张佳钦 工程08

郑杨    护理08

蒋晨锐 新闻08

俞珂    工管08

吕心游 生物08

邵敬春 信管07

范佳铭 建筑09

胡煜    工管07

滕悦辰 传媒09

陶承    外语08

陈弘杨 自动化08

李晗婕 中文08


   

“无形学院•经典会读”第三期安排

2010-06-15

      我们第三次会读安排在6月22日(周二)晚六点半,地点还是文五405。
      内容为孟子《尽心篇》(上下)。(如对《告子篇》还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对孟子我们进行这三期可以先告一段落了。下学期转向另一本经典。
      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准备3分钟的发言。就你看过后最有心得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希望是对你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的东西,而不是理论的空谈。
     当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把自己的一些联想、思考、感想、质疑、补充等等先记录下来(尽量不要插话,插话需征得对方同意)。在下一个环节中再与大家分享。
     我在整个会读过程中尽量不作主动的发言。


     我顺便在这里说说经典会读的渊源吧。
     最早,是在一年多以前,我曾经想利用我公选课的平台组建一个学会(不同于体制内的协会——学会是好学乐学者之聚会),其宗旨在于师生一同自由探讨人生、社会乃至宇宙。其实这一想法,是长久以来受到如中国传统的书院精神,梁漱溟先生的朝会、钱穆先生的新亚书院、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征友启事及后来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等诸多事件的启发油然而生的。不过响应者寥寥,令我有些失望。只有吕心游以及蒋晨锐、陶承等几人真正行动起来。我记得吕心游还起了一个与我想法如出一辙的名字:行知学社。但学社最终还是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实现这一宗旨的具体形式。
    本学期初,受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启发,我又试图组建一种新的聚会交流形式——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当然,还是以公选课为平台。我发现前面行知学社的聚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很容易陷入一种对纯粹理论的空洞讨论(正如我们许多课堂讨论一样),交谈中缺乏一种真切的东西,真实自我似乎是躲在抽象观点的挡箭牌后面,这样真正的交流就很难达成。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念恰好可以改进这一问题,会心团体重在营造一种安全、自由、信任的氛围,在其间大家能够打破心理防御,充分敞开自己,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会心团体只进行了一次。概括起来,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数少得可怜,二是大家没有准备,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似乎很难形成一种能够让相互间“敞开”的氛围,而是隔了好多层的感觉,远远达不到“会心”的程度。我问了其中一位同学,他的意思是,也许大家都想,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心里话、真实想法拿到这种场合来讲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才有了现在的经典会读,我是试图将前这两者(探讨学理和表达真我)结合起来,虽然前面两种形式就其宗旨来说都是学问人生合一的,但实际操作过程却有所偏。而且又适时地“发现”了“校内人人”这一召集途径——这似乎解决了一年多来最纠结的问题,即如何将城院真正有意于精神生活有志于探索人生的人召集起来,我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整个城院一万多人里,难道还找不出十来个有志于此的人?所以,前阵子会读能开起来,对我来说真的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有人觉得我很奇怪,为什么会这么执着于做这类不合时宜的事情,其实初衷很简单,我只是从我自己上学和教学的经历,感受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中,太缺乏心灵层面、生命层面、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交流,我们大多数的交往都流于表面。而事实上,从我和学生的沟通中看到,我们有许多人恰恰非常需要这种类型的交流。所以,如何构建这种交流的平台,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梦想。


    前面说,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尽量不作主动的发言。我想解释一下为何要如此。其实我一直想这样做,却又常常情不自禁地往相反方向走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看看罗杰斯会心团体的典型历程。开始时,作为促进者的罗杰斯可能只是说“我有些紧张,但当我看到大家,意识到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时,我感到安慰,我们从哪儿开始呢?”然后是一阵可怕的沉默,过了很久,终于有人为了打破沉默而忍不住发言,匆匆说上几句,接着又是令人不安的沉默,然后又有人发言——或许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甚至接下来的几次聚会,都处在一种漫无边际当中,好像完全在浪费时间。于是,陷于困惑和沮丧的学生强烈要求罗杰斯担负起管理、指导的角色,来主持一下局面。但罗杰斯总能顶住压力。因为他相信让团体自由发展才可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根据罗杰斯的经验,如果这时候他来安排一些任务设定一些目标,从而使团队中看上去有了更多更好的交流,实际上是把团体引入了歧途,大家表面上谈得很热烈,但大家实际上都在谈一些很表面的东西,都没有敞开自我,没有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我反思过我组织的许多交流会(这样的交流会其实很多,比如班里的)。之所以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我顶不住这种压力。在大家的强烈要求(有时候是无形的)下,不知不觉地重新操起了传统教育的主导角色。我为什么顶不住这有形无形的压力呢?或许来自于我内心的一种担忧甚至焦虑,觉得如果一次两次都陷入这种杂乱无章的局面,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很无聊而走掉,多数学生不会有耐心等到自发形成秩序的那一刻。如果人都散去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许这是很难解决的一对矛盾。
     但我坚信,罗杰斯的方向是对的。其实在第二次会读时,我们就明显体验到了从七嘴八舌慢慢自发过渡到较好状态的可喜历程。

     或许我讲了这一段,参加过前两次会读的同学能更深的体会到孟子为什么要主张“人性向善”(人天生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潜能)了。因为任何指望权威意见、指望他人约束的举动,都是对自身力量的一种不信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一个人在一个团体中,如果始终受着外在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引导的,那么,就始终无法真正激发出内在生命。只有每一个人都觉得团体所处状态和氛围的主动创造者,每个人都对自己和其他成员乃至整个团体保持充分的信任和接纳(真正的接纳事实上很关键但很困难的事情),才能真正体验到自身的真实存在。

 

第三次经典会读
2010-06-22
   

大概是因为临近考试了吧,今天才来了三位同学。看来实现“自发而稳定”的团体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会读进行得很不错,远比前两次投入,而且气氛既轻松又凝重,而且分享了一些有意思的个人体验。其间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冷场的尴尬,一切都在自然中静静流淌。

戚同学在她的日志中说,整个过程发现自己在往一个很深的地方走,但不黑暗。整个感觉,便是要遵循内心……

可能主要是因为人少的缘故,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参与进来,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气场”。

 

今天来的学生:

蒋晨锐 新闻08

邵敬春 信管07

戚玲玲 工管07

这学期的会读就到此为止啦,希望“无形书院·经典会读”的明天会更好

 

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学生或网友评论】

苏铁驹两位前辈在这里孤独的对觞,居然没有人来喝彩过啊! 

2010-07-13 19:30

从内圣到外王回复谦101构建精神生命”——与我心有戚戚焉! 

2010-06-20 21:45

谦101        托祖国教育体制之福,我想今天在大学校园里的绝大部分人,一定意义上也包括很多老师们,都没有能够有机会构建起自己可以称为家园和归宿的精神生命、精神世界、精神空间。但是,这种对精神自我的追求,这种本心,应当是存在的,差别在于不同个体的自觉不自觉、自知不自知而已。这是对自己生存、生活、生命正当性的理解——“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何在,这个世界有没有我不需要理性论证就能全心信仰的价值和追求?        而这一切,与一个人是否取得了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为的成功,没有太大关系。        无形学院,或者说杨子书院:),是个尝试。在交流中,慢慢构建——或者说改造——自己成熟完整的精神生命,构建/改造对自己生命意义性、正当性的理解。在这样的交流中,没有目的就是最大的目的,无为而无不为。功德哉! 

2010-06-20 17:3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