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笔迹心迹 >> 百度空间 >> 【课堂内外】 >> 文章详细

新学期第一个“聊天时间”
作者:摘自杨海锋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2009-09-23 发表时间:13-07-28 点击率:1514

 

新学期第一个“聊天时间”

 

昨天,新学期第二次课,开始按照新的安排,剩下一点时间,由大家书面或者口头提问,然后我们一起围绕这几个问题聊聊天。

虽然提问的人不多,留下来的人也很少,但毕竟是开了一个头吧。

这些问题,或者说思考,虽然并不高深,但我想还是可以引伸出许多有启发的内容来的。关于回答与讨论的内容我就不写了,大家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

不过总体上还是知识性的或是评论性的话题,其实我更希望大家能切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提出一些关乎各自人生的现实问题,而我们讨论的目的,在于看看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我们身边的同仁又是如何应对如此问题的。把现实的人生问题放在更高、更深远、更宽厚的背景下加以观照,加以提升~

论语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既要多问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身边的、密切联系自己实际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朱熹有本书就叫《近思录》)。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从自己切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1、要想比较真实地了解中国历史,应该选择怎样的书籍?正史和野史怎么看?(我一直对正史的记录不太相信,尤其是近现代史)

2、曾国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比如好人还是坏人)

3、毛泽东,一个不喜欢摸枪的文人走上前线并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胜利,这不仅仅是毛泽东本身的力量,也是时代的力量。毛泽东的智慧可以和诸葛亮相比,但他比诸葛亮多了三分霸气,敢作敢为,坚决果断,一往无前的气度,这或许也是毛泽东成功的原因之一吧。不过毛泽东在这些方面确实非常有天赋,非常人所及。

4、刚才提到说毛泽东的诗词,有自傲、自负的思想,他晚年时期的行为,您觉得他有没有这种思想。(因为我看了他这些诗词,也觉得太过自负,可能他有这个资本,但总觉得有点过了头。所以我觉得他晚年与天斗与地斗,是不是因为过了头的自信呢?)

5、说起最近电影《建国大业》……

 

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学生或网友评论】

勾引明月的沟渠回复啊哦:呵呵,应该是这样的。就像课本里读到晚清或二战时,会义愤填膺、满腔复仇热血的样子,却没有了那种切肤之痛。就好比一场天灾的死亡人数,在纸上读来只是数字罢了我是有感受的,如汶川地震,说实话,这次灾难更多地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个受灾数字,和各地的巨额捐款。 

2009-10-10 09:47

啊哦       恩,自己的表述可能有不够精准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说对亲历过那场政治风波的人来说,不管他们有多么的理性,如果有人拿那场学生运动做假想推销产品,在情感上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我们能有变革必经经历动荡,哪个国家都一样这样的理性,也许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就好比一场天灾的死亡人数,在纸上读来只是数字罢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若能亲历现场,回过头来再重新思考的角度该会有很大不同吧。 

2009-10-09 18:02

勾引明月的沟渠回复啊哦:推销作为卖点是什么意思?变革必经经历动荡,哪个国家都一样 

2009-10-08 20:49

啊哦回复勾引明月的沟渠:高压水枪,防爆部队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对当初亲历和参与过那场政治风波的人来说以这场学生运动为比方举例推销作为卖点,不管结果上的牺牲和损失会有多少减轻,至少在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吧。 

2009-10-07 18:40

勾引明月的沟渠回复谦101:在江传《他改变了中国》中也谈到了20年前的学生运动。就像老师提到的高压水枪,很多领导人都非常惋惜,如果有防暴部队、或者配备相关非致命装备,就不会有这么惨痛的结局了。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稳定吧,国家暂时还不能交给一帮连基本判断能力都没有的民众的(绝大部分) 

2009-10-06 14:27

谦101说起20年前的那场学生运动。刚好上周一个项目的会谈,是超高压水射流的技术运用,2000-3000个大气压的水压射出来,可以用到军事上,也已经有军品订货。对方说到,在面向军方的推荐说明会上曾有这么讲——“如果早就有我这技术,当年在广场上根本不用那么多坦克,只要一台车开进去到了广场,开动超高压水射流,360度转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数千公斤大气压的水射在广场周围的人们身上,的确什么事都不会有了。当时也没有网络。在坐的会谈人员中,就有当年就在广场上的人,也有在别处参与过这场运动,至今仍会对新进大学生讲当年那事儿是革命运动的人。一片沉寂。没有想到,也会有那么冷的理解那场运动并把新的解决方案作为亮点来推荐的人。  

2009-09-27 15:22

从内圣到外王回复啊哦:你说的理想和手段问题,也就是毛泽东跟梁漱溟辩论中毛所说的——你要的小仁,我要的是大仁。言下之一,达到大仁,要牺牲凡夫俗子认为的那种,可见毛的法家的价值观——你也有一点,呵呵~未审先判的确是我们许多人看待历史的一个误区。一旦未审先判,就无法达到同情的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中文里同情好像有种居高临下的可怜他的意思,但在英文中Sympathetic更是共情、交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意思吧~ 

2009-09-27 08:42

苏铁驹又说太祖啊? 

2009-09-26 23:11

啊哦回复从内圣到外王:       恩,政治只是表层,老师你是站在大历史中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吧,或许自己隐隐之中也会有这些思考,但考虑更多的该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吧,因为必须承认的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对这世界的影响力太卑微了。即便不再卑微,趋向理想的手段也必须依附于现实,有时甚至是肮脏的。 

2009-09-26 21:51

从内圣到外王我还是坚信我一向的观点——政治的变革只是表层的,你看一个半世纪来,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变来变去,换汤不换药。真正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内心世界的重建,能够逐渐从自卑走向自信,从迷茫走向坚定,从躁动走向从容……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探索,再热议一百年的民主、科学,还是走不出历史的困境~ 

2009-09-26 20:37

啊哦      今年的6月份,凤凰卫视破天荒地开了20多分钟来谈论20年前的那场学生运动,评论员的一句现在还不是揭这块历史伤疤的时候,若没有国民的成熟,就让这块伤疤一直盖在那里吧让我印象深刻。        不论多党制一党制的孰优孰劣,在美国欧洲那套价值观和管理体制主导整个世界舆论的大时代,中国走多党制只是个时间问题,看到台湾的国民党背负的历史原罪所引起的纷扰,真为以后的中国担忧。        真希望最近在热议的党内民主可以落到实处,越走越深,党内民主走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分裂,分裂让谁都不必背负历史的大包袱,相对于党外势力的崛起,会走得舒坦些吧 

2009-09-26 18:30

啊哦        是啊,我觉得从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论断中不可避免地引申出另一个思考,到底该怎样去看待我们的历史?        在和一些朋友同学的聊天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像毛泽东这样人物的愤恨,可能也就是这种情绪化的愤恨在我们试图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生生不息的探索时就有了未审先判的尴尬。        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该过去的也就让它过去吧,历史不是政客拿来谋求政治资本的工具,认认真真地总结,走好即将成为历史的当下赋予每代人的使命和职责,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指着我们说,为什么当初你们没有努力地去做好就够了。       

2009-09-26 18:30

从内圣到外王回顾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蒋介石、毛泽东……这些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人物,几乎都是失败英雄,但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阶段性的失败,我们都付出了代价,但每一次失败,都蕴含着明显的进步,而这进步又构成下一阶段的基础。如此生生不息,不断前进。我们最常见的思维习惯是后一代接力的选手责怪上一代没跑好,一路追溯上去,结果便是彻底否定我们自身的历史。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他们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场接力赛中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想,那些历史的当事人,切身承受了进步的代价,这种责怪又是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我们当代的年轻人,父辈们的痛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切肤之感了,但我们实实在在感受着中华民族独立、进步带来的实惠,我们更应该在这些基础上奋发图强! 

2009-09-25 19:44

从内圣到外王回复半棵_香蕉:你的想法并不肤浅、更不偏激,若以成败论英雄,毛解放后特别是1956年以后的许多社会实践都是失败的,而且让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毛是一个诗人,一个过于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他过高估计了人性。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话: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东西。我为什么会如此饶有兴趣地去探求毛的精神世界?或许就是因为,在他的悲剧中,我们许多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个人儿时都会有许多梦想,长大后,渐渐向现实妥协了、或者忘却了,明白了这些梦想仅仅只是梦想而已。但总有一些人,却终其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负隅顽抗,与现实痛苦地抗争。毛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运动,最后不但自己遍体鳞伤,也给他深爱的人民造成了创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让人深深的感叹! 

2009-09-25 19:21

半棵_香蕉老师,在昨天上您的课之前,我一直都很困惑,我承认毛泽东是一个很成功的军事家,但您觉得他是否真的合适做一个帝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呢?我认为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失败的,您觉得我这样的观点是否太过肤浅或者说偏激呢? 

2009-09-25 18:06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