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笔迹心迹 >> 百度空间 >> 【课堂内外】 >> 文章详细

以百悟一,以一通百
作者:摘自杨海锋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2009-06-18 发表时间:13-07-28 点击率:1924

 

以百悟一,以一通百

 

这是我的一门课程——专业选修课《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上一位学生的课程总结,挺有心得。我把它贴在这里……

以百悟一,以一通百
工商管理06 ZJ

每上完这课之后,总有颇多感触,但经过一个半月的实习后,当现在要把它们整理出来时,这些感触都像一只只顽皮的蝴蝶,当我往这处网它们的时候,它们就飞往那出,如此反复,甚是头痛。

幸亏杨导明鉴,当时叫我们做了笔记,现在才借此得以渐渐理清了当时的思路。

首先映入我眼中还是我现在仍然觉得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在某一方面有所感悟,从而把其他方向的东西整合进来。”当时听杨导提及这一句话的时候,心头为之一振。这是我一直以为苦苦思考的问题,现在终于等到了答案,这种感觉犹如久困之蛾突然咬破蚕茧见到光明一般。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变,但却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变的东西,被视为经典,这些不变的东西也是历史存在的意义所在。这些不变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历史的发展规律,所谓“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

前几天开班会的时候在看一本《长尾理论》,被周围一个同学发现后,跟我说:“这些书看了没意思,老是在讲那些不断变化的东西,你把这本书看完之后,别人又会出一本新的出来,这种书是看不完的。”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就追问应该看哪些书?他说:“孔孟之言,老庄之道。”并进一步解释说:“这些东西才是永恒的,而且你每次看都能悟出新的东西来。”

我赞成他的想法,但我觉得这种说法的不是很全面。首先我看一些描述变化事物的书,正是想通过对这些变化事物的思考,来得出那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人们总是想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一不变的事实就可以从这本书中的很多正面或侧面的例子中看出来。

这就回到了“在某一方面有所感悟,从而把其他方向的东西整合进来”这句话上,首先是要从一些变化的事物中感悟出一些不变的道理来,再通过这些不变的道理去思考其他的事物,从而做到“以一通百”。

当知道“人们总是想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一条不变的规律后,我们就可以制定出很多的营销方案了,比如商品组合、送货上门等等这些降低人们购物成本的同时又能增加他们收益的方案肯定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

但是这个“一”的得到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得到“一”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历、积累经验,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说:“有人生准备,才能读出一些领悟。”

但是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经验”两字着实有点沉重。

首先现在大学生的接触面实在太小,现在的大学生会去看书的,会自己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专研的已经很少了。那么大多数大学生都干嘛去了呢?我觉得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是玩游戏度过的。玩游戏有什么危害呢?浪费时间、影响视力这种其实是小意思,我觉得危害最大的是游戏改变了或塑造了他们对待世界的看法。很多人觉得现实世界就像游戏世界里一样,从而做错一些幼稚的行为来。

如果上述现象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下面的会更明显些,这个现象就是网络论坛跟帖。所谓“舆论的强大在于听者的无知。”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在完全不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就可以对这件事情打探阔论呢?不过有些人确实可以做到这样,就是那些掌握了“不变”的东西的人,但是现在的大学生里这些人有多少呢?非真实的网络世界与不记名的网络评论严重影响了那些对现实世界没有充分了解的大学生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正如上课所说的“不要拿手段当目的,借鉴别人的只能当做一种手段,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路”一样,网络只是人们认知真实世界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大学生一定要走出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走到真实的世界中来。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实践类强的与专业性强的学科,在大学期间很难教授,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的场所。所以在大学里,首先应该鼓励每一位大学生都走出校园,去不断地感受,积累经历与经验,通过实践来悟出那些不变的真理。

不过关于大学生本身内心修为的学术,却有一定得可行性,因为在这些学科上,我们学了之后就能马上运用,自己就是一片时间的田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虽然这个“大学”不是我们目前所说的大学,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那么大学生如何来达到自己内心中的“一”呢?其实这个方法有很多,因为不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空间,所以限制条件就会少很多,而实验品就是自己的内心本身,因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故而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我们就从环境开始吧。

首先要有一个较开放的环境,因为一个开放的环境将带来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维方式。我深信,伟大的思想不是靠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靠不同的思想碰撞出来的。就像上课时所说的“上课的效率在于,听了之后会不会引起思考,思维碰撞”,不管是《传统文化与现在管理》还是《内圣与外王——历代帝王与圣贤评传》,这一点都做得相当出色。

其次大学还要一个“一堆人可以在一起探讨学问、交流自己思想”的氛围或平台,我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读了大学,不然只是读了高四、高五而已。但是“探讨学问、交流自己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要明确这个过程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通过这个过程来梳理自己的内心,调整或坚定自己的想法(价值观),而不是不加思考的为自己的观点进行争辩,不然又要将“手段”与“目的”混淆了,所以在对待不同意见上应该先听一下有没有道理,而在大脑中存在多种观点,进行碰撞产生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当然重点是要有自己的思想。

手段可以很多,但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通过不同的方面、方式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明白一些道理、规律与原理,然后应用于自己将来的决策上,以保证所做决策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完善性。

 

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学生或网友评论】

从内圣到外王回复苏铁驹:27号以后应该算是放假啦,不过六月底七月初分院好像还要开会。 

2009-06-20 21:25

苏铁驹杨老师的假期几时开始? 

2009-06-20 20:20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