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更多分享 >> 好文分享 >> 文章详细

空言 现代学者太多,行者太少
作者: 发表时间:16-04-19 点击率:1865

 

现代学者太多,行者太少

 

中国自从宋儒之后,读书人开始长篇大论,咄咄空言,逐渐失去了孔门直截朗然之气象。直至近代,西方各种理论学说传入,更是愈演愈烈……

台湾坊间,有本高中补充文选,编入我《风乎舞雩》[1]一文,文选编者,有段评述,曰,(作者)明明说的是深沉哲思,却又显得云淡风轻;写的是生命学问,反似船过无痕。他不想教训谁

惭愧呀!

曾经,我很爱教训人的。

那是十几年前,我教书,为了学生某些过失,气愤忧伤,常常可以痛责两刻钟,甚至整整一小时以上。同样的,对于社会种种不公不义,世间诸多光怪陆离,我也不时要投袂起身,愤怒难遏;慷慨激昂之余,更久久无法自已。当初,我这等愤青情状,我这般好责爱训,而今想来,真是令人脸红。若论原因,那是我早先的道学味,习气犹在。

二十几年前,我读宋明理学。读得很认真,也极受影响;当时,固蒙其利,亦受其弊。记得,那时看程伊川骂人,其严厉,其一本正经,我竟以为,这就是气象岩岩!那时,喜欢宋儒的长篇大论;一回,看书中记载,陆象山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来痛快,底下听讲,甚有流涕者;连朱子也都深受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

当时读之,印象极深,自己也似乎颇受感动。彼时,只要能教训得如此沁入骨髓,不管是被人感动,抑或是感动别人,总之,都令我心向往之。直至多年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这种感动的后头,其实,常有虚相;我当时仿佛之感动,多少,是有些自我催眠。再看朱、陆与底下一帮弟子,彼时教训之痛快,听者甚且流涕,恐怕,也可能都是相互催眠吧!

老实说,教训并非坏事;当教则教,该训就训;否则,教育便不存在。但是,像早先的我,或是道学家者流,那般洋洋洒洒,滔滔不绝,那般催眠式的长篇大论,总之,还是会有问题的。

其一,这样的言说,稍不小心,便会沦为说教。说教,最常长篇大论。而教训贵在相应,若不相应,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言者满腔赤诚,听者毫不领情。(有多少不仅不领情,反而心生厌恶,更增反逆呢?)如此自说自话,如此说教,正是许多认真的所谓好老师之通病;(哎呀!我被赞为好老师好多年呢!)越是爱深责切,越常适得其反;故好为人师者,每每误人无数。(可叹呀,可愧呀!)

其二,纵使相应,这样的长篇大论,虽说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对方,但实情却可能是某种耽溺,某种难以言明之耽溺;彼此陷在一种道德情绪中,相濡以沫。在这道德情绪中,虽说有所感动,但因溺于其中,就未必真能翻转自家生命。许多的心理咨商,很多的宗教告解,尤其甚多时髦的心灵引导,之所以说了又说,听了又听,先悔恨涕零,后法喜充满,但经过许久,仔细一看,人依然故我,原地踏步。感动了半天,却几无改变。原因无他,相互催眠耳!

耽溺式的感动,有时,不仅无效,甚至还有强烈的反效果。君不见,许多宗教的基本教义派,各种思想理论的狂热信徒,每每都是最受感动,也最有布道热诚,更最具感染能力者。但是,千百年来,为祸最深的,不正是他们吗?

因此,我们重读《论语》的言简意赅,重看孔子的凡事点到为止,再看他们师徒之间清爽明白好似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更佩服孔门那种不沾不滞,那种天清地宁。孔子岂是不擅言理?又岂能无法感动他人?但是,像陆九渊那般讲到令人冒汗流涕之事,却从无听闻。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他深知其蔽呀!

因此,有一回,子贡问君子,孔子简而答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人若是舌粲莲花,长于言说,虽有其利,却更有其弊;若无法真正翻转生命,那么,不管说理如何晓畅,辨析如何深刻,不仅枉然,反更害事!

于是,再感动人的言语教训,都可能误人误己。孔门首重践履,要培养的,实非现代意义之学者,而系一个个的行者。行者,做不到的,就别说;行者,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自己都未必做得好,岂忍苛责于人?于是,孔门最具豪气的子路,不仅不说,他索性是做不到的,就不听!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如此干脆,如此朗然,果真结结实实一个行者!孔子疼他,岂是偶然?

可惜,今天的知识分子,学者太多,行者太少。中国自从宋儒之后,读书人开始长篇大论,咄咄空言,逐渐失去了孔门直截朗然之气象。直至近代,西方各种理论学说传入,更是愈演愈烈;读书人成日议论,满脑子天下国家,满口主义思想,结果,神州大地,一片戾气,尽是愤青。从此,读书人暴躁难禁,国事便随之不堪闻问,每况愈下。

孔门志在天下,当然不乏议论;孔子诲人不倦,自然也多有教训。但是,孔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他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身为行者,他们明白,但凡修身修得神清气爽,议论就不会成为空言,教诲也不会沦为说教;他们更明白,只要学者一个个成了行者,先将自己修得神清气爽,修得明明白白,那么,再恶劣的环境,都可翻转;再坏的时代,也必然会否极泰来!

(原载20111028日《东方早报》)

[1] 《风乎舞雩》是拙著《孔子随喜》(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4月)书中一文,副标题为孔子与诗,收入20117月台北出版的《晟景高中文摘》。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