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经典会读 >> 活动记录 >> 文章详细

2011-10-24 无形书院 经典会读 第四十一期通知 & 第四十期总结【内有照片】
作者:杨海锋人人网日志 发表时间:13-05-03 点击率:1920

第四十一期通知

1.时间:20111030(星期天)晚19:00

2.地点:文五405

3.内容:《孟子·离娄上》

张尧建议可以读读《韩非子》。回来翻了翻,感觉韩非所刻画的还是太偏于人性阴暗面,对于修身的作用不大,可能等儒释道等人性光明面的经典有一定涵养的基础上再来读会比较好一些。

4.来之前务必先通读,来时务必把文本带过来(可以到图书馆借,也可以购买或打印)。

推荐的注本: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

(宋)朱熹《孟子集注》

(清)焦循《孟子正义》

(今)杨伯峻《孟子译注》

 

第四十期总结

前一个周六(15号),见过一位朋友,他曾在一耽学堂做了六年的义工,后因一直支持他做文化公益事业的父亲(这在当今的时代,很难得,很少有家长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去做这类不靠谱又没收入的事情)去世,才开始做教育培训,以挑起家庭的大梁。在他那里,我见到一个奇怪的字——,问起,他说这是《礼记·学记》里的一个字,他很喜欢,因为这个字有教的意思,又有学的意思,教学相长。

很巧的是,昨天的会读,我们正好读到了这段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

敩学半一句引自《尚书·说命下》,也写作xiào,既有教的音,又有学的音;既有教的义,又有学的义;既有教的形,又有学的形。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很久以前听到过这样一段话,自己看,只能记住20%;听人讲,可以记住40%;亲自做过,可以记住60%;教授给别人,可以记住80%。说得也是这个意思,要讲给别人听,自己必须下狠功夫。

 

学记中的许多话,非常发人深省,直指当下教育之弊端,以下略举一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话——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中国古代教育不太一样呢?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今天的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一味填鸭灌输,只管进度,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教人时也缺乏诚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老师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的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憎恶老师;只觉得学习困难枯燥,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这段话活脱脱是当代教育之怪现状的真实写照!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君子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而不强迫,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说透。

未卜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夏天的大祭未实施以前,不要急着到考校学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地发展他们的志向;教师要常常关心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九年,达到的效果是通、达、立等等,这就是所谓“大成”。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之道”。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撞钟的人从容不迫,钟声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攻木和撞钟的比喻打得极好!真正的教学,是师生间的互问互答。 

 

本次参加人员

1.        张尧

2.        丁科

3.        陈育

4.        徐凌啸

5.        王鹏辉

6.        郑可一

7.        洪梦华

8.        魏春梅

 

 

这张照片的日期没有标明,因为修改日期为20111121,查阅之前的参加人员,大概就是这一期。

 

 【评论】

郑可一: 榜上有名!自豪

回复 2011-10-26 22:16

杨海锋:  回复郑可一:

2011-10-26 23:16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