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书院精神 >> 无形书院 >> 文章详细

它山之石——北京大学的耕读社(杨海锋人人网日志2011-05-15)
作者:杨海锋人人网日志 发表时间:16-07-07 点击率:2895

前日微博上一位朋友“白云出岫读书”跟我说“以前见过北大的耕读社,和无形书院做的是相同的事情”。

于是我上“北大BBS”的“耕读之家”查了一下,果然与我们做着几乎相同的事——真的是不约而同——不曾谋面、不曾商量,做的事情却那么相似。何以如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孟子·告子上》(七)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履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陆九渊《杂说》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我摘录几篇如下,供大家(特别是我们书院的同仁)参考,其中的一些想法挺值得思考借鉴——

 

躬耕北大,心系天下国家——北大耕读社简介(首任社长谈耕读社)

耕读社的宗旨

北大耕读社简介(最新)

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并答关于学术部第一次...

耕读社的历史使命

耕读社的理想状态

 

 躬耕北大,心系天下国家——北大耕读社简介(首任社长谈耕读社)[返回目录]
发表缘起:
本文原为去年年底应《北大社团》之邀撰写的一篇介绍我们社团的文章。因为时间很紧,没机会详细斟酌,就在于岩在招新时所写宣传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发表了。
现在时间又过了半年,这学期逐渐又有很多朝气蓬勃的新会员加入我们社团,考虑到这篇文章对大家及未来更多新会员对社团全面了解的必要,特将本文捻出,并根据本学期社团的发展,再作润色,发表出来。不足之处,愿诸君有以教我。
北大耕读社是一个刚刚成立的学生社团,在北大群星璀璨的学生社团组织中,它只不过是一颗无名的小星,静静地点缀着浩瀚的星空。它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高兴能够加入群星的大合唱,共同为繁荣校园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里,我想借此机会,对耕读社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享有缘。

一、释名
任何一个社团,他的名称就内在的包含了这个社团成立的宗旨,以及社团发起人对它的期望。那么,我们为什么取名叫耕读社呢?
首先,中国知识分子人历来有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诸葛躬耕南阳、心忧天下的胸怀更为历代中国读书人所仰望。在中国传统有胸襟、有器识的读书人的心目中,读书决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求取功名,更是为了天下苍生。我们景仰这些古来的圣贤,所以就以耕读为号。
其次,躬耕实践意;心灵成长意。耕读表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我们希望自己不仅有很好的理念,更要培养身体力行的习惯。
再次,代表有机农业代表传统文化。在我们看来,心灵净化是人类幸福之本,我们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基调一直致力于导人向善,乃至于臻于至善,故而我们期望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努力从中汲取有生命内涵的东西。而农业产品最关乎人类身体健康,有机农业最利于保护地球,故而期望从学习和实践有机无农药理念入手,躬耕实践于田亩,力求回复大地元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然,这一切代表着我们的一种美好理想,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做到什么程度。然而,人的生命总是需要一种高远的目标和宗旨才能点燃,我们愿意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更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些有意义的事。

二、我们的宗旨与任务
由此,我们拟订了一个宗旨,即:
促进身心健康,造就完美人生
回复大地元气,饶益世代子孙;
拓展生命格局,实现和谐社会。
我们所希望努力的方向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1、学习和推广传统文化,实践修齐治平的理想。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急功近利、充满种种诱惑和浮躁的时代。这一特征也很自然的反映在大学生活中。浮躁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现时代的人太过于关注物质利益的得失,看不到心灵成长的价值;只重视技术性学问的学习,而缺乏高远的生命宗旨和理念。而在这一方面,传统文化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精神营养。
尤其我们看到,大学生活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作为北大学子,我们虽然觉得自己的力量在喧嚣的物质浪潮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我们认为自己有一份责任,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的目标是:循圣贤足迹,楷定人生方向;采文化瑰宝,丰饶精神生活。《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们的理想;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给我们提出了生命理想的实践次第和入手处。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特蕾莎修女语),从点滴的实践中涵养一颗博大的胸怀。
2、学习和倡导有机农业的新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民以食为天,人人愿意吃到营养丰富,放心安全的食物,但是以化肥农药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不但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遭到极大的破坏。化肥农药可以创造出一时的产量奇迹,但几年以后,留下的却是板结的土壤,沙化的土地,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只会毁灭我们的农业,我们的地球。因此,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不使用化肥农药,靠无公害的防虫技术和人养地,地养人的有机耕作方式来生产健康放心的农业产品,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新兴有机农业的主要宗旨。
耕读社积极关注这一农业发展的新趋向,愿意团结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学习和亲身体验。我们将组织同学学习有机农业的有关理念;参观有机农场,参加田间劳动,亲手种植有机作物,并品尝劳动成果;与农友交流互动,培养环保意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利益的生活方式;扩大生命格局,突破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狭隘意识,培养为广大人群某福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人与社会良善互动,推动和谐社会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能够和谐共处,良善互动的基础上,我们期望看到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家互助友爱,诚信以待,整个社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万物循环链条中良性有益的一环;大地元气得到回复,人类子孙繁衍不息,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地球家园之中……

三、活动的方式与内容
任何目标总要通过某种具体的手段来落实,因此,我们初步尝试了一些活动形式:
1、读书交流:包括
1)晨读——本部:每周二、四早上700730,周日早730800,在百年大讲堂售票厅楼上;万柳:每周二、四、日早730800,在环形花园。内容以中国传统经典为主,目前正在读《论语》。
2)理念研讨——选取古今中外优秀书籍阅读讨论,优秀影片欣赏研讨,以涵养文化底蕴,建立高远目标。本学期主要研讨了《甘地自传》、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儒家智慧——仁爱,欣赏了电影《甘地传》。在师友的切磋琢磨过程中,大家都觉得颇为欢喜。
2、知性之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同学参观有机农场,参加田间劳动,亲手种植有机作物,并品尝劳动成果;与农友交流互动,培养环保意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利益的生活方式。
3、生命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关怀、仁爱、待人着想、学会感恩、关爱自然等价值理念,在付出过程中实现心灵的成长。
4、名师讲座:请有理念、有内涵的老师做相关讲座,以开阔心胸,扩大视野。
5、内部交流:主要包括
1在部分骨干会员的积极付出下,在北大BBS上创办耕读之家,给大家提供内部交流的平台,并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不定期出版会刊
2)春游、秋游等活动。于自然山水中,陶冶性情,增进友谊。本学期组织了植物园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3)校内联谊。本学期在静园草坪组织了两次半体育半娱乐的活动,在未名湖湖心岛组织了一次烛光晚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值得高兴的是有许多优秀的北大学子透过这些因缘进入耕读社,为我们社团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6、其它:相顺于宗旨和任务的活动。
当然,我们社团初创,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因此,我们在这学期,根据我们的能力,重点开展了经典读诵、理念研讨、校内联谊等活动,也适当作了一些内部关怀。我们真正所期望的,不是仅仅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而是在做事过程中、在师友的互动中实现心灵的成长;我们也希望:每一个加入我们社团的人都能在更宽广的意义和层面体会到那份生命的支持与关怀,然后再把这份关爱源源不断的传递出去,让所有能与我们有缘的人都能受益。总的来说,我们的努力有一点点成绩,但更多的是失败的经验。不过所有参与的人内心都有或多或少的成长,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同时,我们也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我很喜欢甘地,他把自己一生的历程称之为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在他的自传中,他从不矫饰自己的伟大,反而毫不隐讳自己曾有过的愚蠢、怯懦和无知。从他的生命历程中,我看到一切古往今来的圣贤所共有的美德,也让我感到,走这样一条心灵成长之路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愿意以他在自传中的一句话作为这篇短文的结语,愿与有志者共勉——“追求真理的人应当比尘土还要谦虚。人们可以把尘土踩在脚下,但是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谦虚到比尘土还要轻。只有这样,也只有到那时候,他才能够一瞥真理。
北大耕读社

2002-12-23初稿
2003-06-11修订

耕读社的宗旨[返回目录]

我们欢迎所有新朋友的加盟,不收会费,来去自由,当然也不会强求大家非得读什么书不可,您只须把您读过的好书、加上您的活力与热情,拿来与大家分享就好。
想入社的话,您只要把您的姓名、性别、系别和联系方式等发到我(jjlion)的信箱来。社团的活动您可以有选择的参加。当然,如果您能够在社团中多承担一点,自他两利,我们会更高兴的。^_^
我们的宗旨是:实践心灵成长,建立崇高而健全的人格!——为达成此目标,我们将以传统文化为入手点,以心灵成长为中心,在师友的切磋琢磨中,在一次次学习承担、历事炼心的活动中,不断拓展我们的生命格局!
我们的常规活动有:
I. 经典诵读--读诵千年经典变化生命气质
II.理念研讨--研讨儒家内涵树立高远目标
(包括读书沙龙、讲座录像、影视欣赏等形式。)
III.修身实践--效学圣贤品格落实心灵成长
(包括社区经典读诵推广、生机知性之旅等活动)
IV.内部联谊--联络会员感情,实践内部关怀
——如果您想更详细的了解,请看社团精华区中的相关文章。

作为社团负责人,本着对会员负责的原则,希望对你的了解能够更多一点,以便今后你能够更快的融入社团这个大家庭,大家更好地共事和互相学习,所以我希望再问您几个问题,如果方便的话,希望得到你的回复。
第一,您为什么要加入这个社团?这个社团的什么东西吸引您?
第二,您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将来社团有相应的事务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
第三,您对我们社团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希望这些问题不要吓着您,呵呵。

北大耕读社简介(最新)[返回目录]

欢迎参加北大耕读社
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
耕读社是北大十佳社团,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与实践,及对传统文化所面临现代化之困境的探索,愿将中华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华融入我们当下的思考与生活中,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温润、恢弘、大气、恬淡、喜乐。
耕读二字取自晴耕雨读耕读传家。古人有联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我们不仅实地耕种有机农田,更耕种人生的福田和生命的心性田;我们不仅读纸上的圣贤之语,也读社会这本书,山河这本书。正如我们的社歌所唱晴耕南山田,福田心性田;雨读北阁书,民书山河书中国知识分子素有耕读传家、知行合一的传统,以学问滋养生命,内求圆成完满的人格,外求兼济天下普惠苍生。
耕读社宗旨:身心并举,知行合一,民胞物与,圆成生命(完整的生命成长)
完整的生命成长包括身体、智识和灵性的成长,鉴于此,耕读社主要活动有:
一、晴耕雨读系列
1早读
初阳沐发,晓风拂衣,诵读千年经典,变化生命气质。以四书、老庄、《近思录》《传习录》为主,兼顾佛教耶教和社科经典,尚友古圣先贤,立定大本大源。
2斜阳诗会
傍晚者,云淡风轻,挚友五六人,同修六七人,浴乎诗词,风乎燕园,咏而归。
斜阳诗会主要读中国历代流传较广的诗词。
3晚读
戴月而至,促膝夜读。晚读曾读过《史记》《庄子》《周易》《离骚》《论语》《孟子》和明清散文等。兼容并包,和而不同。
4读书小组
经典众多,总有一书先得我心之戚戚然。根据社员的需要,组建各种读书小组。不求人多,贵在神交。
5礼乐风范
礼仪研习组。泱泱中华,何日复我礼仪之邦?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仪体现的是气质和风度,是关怀和尊重。通过礼仪培训和践习,诸如成人礼的倡行,将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中的精华部分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君子气象。
耕读合唱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乐与天地同和,通过系列音乐活动,例如晨读时吟诵调的学习,社歌《耕读吟》的创作与传唱,禅曲赞美诗校园歌曲等的学唱,让华夏正声、让一切温馨感人的天籁绽放在我们的生命里。
6赏花赏叶
民胞物与,即,民众是我同胞,万物是我伙伴。俯下身来,轻抚花草,天地已跃然于心。一起赏花认花赏叶认叶,认识和亲近我们身边的那些植物。
7有机农耕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有机农耕是一种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耕种方式。关心农作物的健康,关心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心大地妈妈的健康。
8传统文化体验
适当体验茶道、书画、太极、戏曲、国乐、国舞、古建等传统文化方方面面。

二、仁者爱人系列
儒家讲,道家讲,佛家讲慈悲。我们曾受的苦,愿天下人不再受;我们曾享的乐,愿天下人皆得享。亲亲、仁民、爱物,千里之行始足下。
1、社内关怀
耕读社并非一个只培养做事技能的团体,培养做事技能只是末,关怀生命、共学立道才是本,主动发心、历事练心、回归本心才是本。本末交养,以本为主。
社内关怀机制包括骨干成长交流会,关护社员身心健康,探讨人生关键问题,分担生活和学习烦恼,一起读书学习,一起体锻出游,以及生日聚会、节日活动、社内联欢等等。爱在每一天,每一天都有爱。
2、公益助学
关爱农村孤儿(目前包括河北保定和安徽太湖的孤儿),关爱在北京就读新疆内地高中班的新疆孩子,通过走访及长期通信,陪伴其成长,助其自立,并向孩子们学习。了解民生疾苦,于孩子的小问题中发现时代社会之大问题;培养助人能力,在关爱中将改善社会的宏愿化作究竟、踏实的一个个小步履。
3社区关怀,爱心奉粥
为早晨时间紧张的社区上班族和做饭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早餐粥,为他们带去一份健康和祝福。愿通过小小一碗粥融化相逢时的漠然,建立社会的互信。相逢一笑,祝福一声,天下本一家。

三、理想与现实系列讲座及交流会:
想过纯真的简单的生活,却该如何面对社会的复杂与纷扰?
想过善良的高洁的生活,却该如何面对社会的诡诈与庸俗?
想过世俗的平凡的生活,却该如何避免陷入物欲横流、名利纷争?
想执守传统文化的精神,却该如何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
或者,甚至,是否有人还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茫茫前路,何处是归乡?
耕读社力求通过与各种足以代表或预示着未来社会健康生活之典范之榜样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以及先锋人物等接触、交流、合作,为社员们提供一扇扇体认社会的窗口和门户。

四、结语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人的涵养和襟怀,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是北大人的温情与忧愁;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是耕读人的气象和风
范,心灵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是我们的愿景与祈盼。我们愿尽绵薄
之力。贡献于新人生新社会新文化之缔造。

五、联系我们:
耕读社E-mailgengdushe@163.com
耕读社博客:http://blog.sina.com.cn/gengdushe
耕读社未名BBS:http://www.bdwm.net/bbs/index.php

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并答关于学术部第一次...[返回目录]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在小学和中学接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很少有自由思想的空间。到了大学以后,一下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没有取舍的标准。怀抱很远大却显苍白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行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又似乎离现实非常遥远。许多人渐渐选择了一条道路,却仍然觉得远离自己的本心;另一部人选择了随大流,周围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却想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我们也许会从师长和同学那里,从网络上得到一些关于专业、社会、政治、人生的意见,通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抉择,得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乃至于能与同学辩论。但这些观点不系统、很可能只是一家之言。而最关键的是,这些观点只关注于外在世界的一些局部,对于人生的重大问题没有回答——乃至于很少有人觉得自己能想清楚这些重大的问题。对于一些现实的学业、求职、爱情等问题,这些观点也经常显得很空洞、不切实际。
工作了之后又怎样呢?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一些行业的工作量很大,还要应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升职、评奖金、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更有家庭需要照顾。一位师兄告诉我,他有一段时间下班回来之后,非常疲惫,困得根本没有精神读书。他说许多人工作后非常怀念上大学的时光,觉得那是自己一生中思想和人格达到的顶峰。如果工作相对轻闲——这是少数,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对许多问题能有一个更务实和透彻的认识。但是这一生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改善社会?
另有一些人选择追求理想,不随大流,不走寻常的道路。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但相当多的人走得很坎坷。不走寻常路,自然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信仰的力量是否强大到让我们克服困难昂扬向前?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足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自己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食和水?随大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人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堕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成见的小世界里?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我们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呢?
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所谓有思想,不是说对一些地图上不相干的地方有一些繁复斑驳了解和猜测,而是关注于人生社会的大问题,就好比地图的整体、地图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我们的起点、终点、中间的路径。同时,思想中蕴涵了行动,我们有了地图就是要去走一条路的,而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
我们说一个人思想自由,是说他基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维方式,能够提出许多新的、有益的见解,与前人的见解相对照而能给人以启发,不是说他不顾前人的经验胡想一套、妄自尊大;我们说一个人思想深刻,是说他具备透过表象发现问题关节点或实质的洞察力,不是提出一些与实事不符的片面、古怪的观点。我们说一个人思想开放,是说他能不断学习,原原本本地领纳别人的观点、立场,进而能同情地体会作为前提的生命体验,不加入自己的曲解;有疑处阙疑(暂时搁置),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时再从一更高的观点沟通人我,使各自思想的不足得以弥补、优点并行不悖;不是说不加鉴别地一味吸收、实则未领纳其本怀,吸收得多了,不同观点错杂无序,就在心里打架,然后再用搅糨糊的方式强行调和。
思想需要训练才能自由、深刻和开放。我认为训练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心态,要心怀温情与敬意。谈到认识就要谈到认识者和认识的对象,那么认识者与对象的关系就很重要。是对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是没有关系?这决定了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所选取的视角。如果我们以仇恨去看世界,得到的只有仇恨的理由;如果我们以冷漠的心看世界,得到的只有一堆冰冷、割裂的信息。以爱心和敬畏的心与世界互动,我们才能欣赏它的美和神奇。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爱心缩短了我们与万物间的距离,敬畏给与我们平等的眼光,去除了自我中心的态度。温情与敬意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客观。所谓客观,并不光指实事是客观的,也要求认识的方式、思维的模式要能依据事物本来的面目来呈现它。认识物要用物的规律,认识心要用心的规律,都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在与它真诚互动的过程中去体会,而不是用一个成见到处套用、百病包治。
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大爱和敬畏是指引我们追寻理想的强大推动力,中国古人讲主敬”“涵养,正见得心态对为学的重要。大爱和敬畏可以对学问,也可以对师友,恭敬心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基于大爱和敬畏,也容易养成反省的习惯,反省自心需要有面对真理放下自我的力量,这种力量正可以从爱与敬中产生。
二是阅读,要广泛地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对人类各文明源头的经典尤其仔细揣摩。知识是我们思考的材料,所谓思而不学则殆。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我们思考问题
至关重要。我们会说,我的兴趣没有那么丰富,对许多东西就是没感觉,不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兴趣可以靠大爱与敬畏来拓宽。如我对历史没有兴趣,但想到我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图景我一无所知,而祖先的付出正是我今天的生命之所由来,而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趋势也依赖于对历史的学习,那么我会希望去了解历史而知道祖先们的生存状态。
如何培养大爱与敬畏,又如何让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呢?就要靠阅读人类各文明源头的经典,如中国的儒释道经典,西方的古希腊、基督教、伊斯兰教经典等。读经典,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类文明演进中许多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最初形成于这些经典之中,因为是原初的,所以最少有限制和僵化,为一民族力量的源泉。后来的历史的进程往往是基于这些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而向前推演,应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而有新的发展。一些观念,有可能后人加以曲解,等走到极端后又反过来,全盘否定之。而不管是坚持还是否定,都已离开了这一观点提出时的历史缘起和初衷。而最终,还要靠有识之士深入经典,或多文明交流、多经典相参来解决。此外需对古圣先贤存一份爱与敬。何以千百年来那么多仁人志士都从他们那里得到生命昂扬向前的力量呢?需仔细体会圣贤的用心,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将经典中的话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可以参见朱熹夫子《读论语孟子法》。
古人讲读书要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大致的可以说,是经典,用以接通民族文化的源头,建立人生的大本大源;是历史,学史知文明的进展、演变,而以中之精神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种资料整合成一系统;是历史中各思想家、仁人志士的作品,因为他们的努力使在文明演进中麻木的精神得以复苏,人们寻到时代的方向,从他们的反思和探索中,我们更接近生命的真谛、历史的真相;是各时代的文集,通过它们,我们能丰富经典和历史的血肉。对于文科来说,这一顺序仍然有其适用性,对于理科来说,学科中的核心思想以及学科历史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三是阅历,要有深刻且广泛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是一个观念产生的源头。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说出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就需要进入到他的语境中,对他的生命体验有一种同情的了解。要理解经典,也需要有一定的人生实践的体验才可以。有一些词汇,如仁爱”“大爱”“,我们以为没什么,人人都知道。但以这样的概念来读《四书》,佛经或《圣经》,则很容易将之平庸化了。读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得到了善的启示,就把它紧紧地守护在心间,决不失去)“三月不违仁则不知所云,不知到服膺不违的是什么东西,那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又读到克己复礼为仁,则不免要批判。而如果参加过一些慈善活动则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一位同学参加奉粥后这样写道觉得他们每一个人的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充满爱的光辉,那是心灵如此洁白安定的人才能散发出来的。”“在这个活动中,每个人无不怀着一颗谦卑慈善的心在为他人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想想夫子所说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这般了吧。”“仅仅只是一天,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在改变。这样想的时候,顿觉人生无限辽阔与富足。在慈善活动中,心是打开的,直接地体会到什么叫善良,什么叫感恩,在团队中传递着爱,因为终于完成了任务而快乐,知道世事的艰辛而折服内心的轻狂。我们大学生想得多做得少,一股书生气和孩子气,太关注自己的一点小苦小乐,缺少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精神。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需要有从整体看问题的眼光和放下自己的见解随顺他人的胸怀,还要有果断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头脑灵活,要有坚强的毅力。如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这些品质,则生命越来越丰满和充盈,思想也远离偏狭而容易包容、开放。
四是团队,要找到一个追求理想,并有自由讨论氛围的师友团队。人的心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沉浸在某种特定的状态中,以为这就是生命和世界的全部了。恋爱中的人看世界会觉得很美好,失恋了就觉得很灰暗。同样,很少有人愿意去怀疑自己的观念的正确性。特别是经过独立的思考得到某个结论,这时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不愿意听,乃至根本不认为会存在其它的观点和可能性,就愿意沿着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能挽回这种一意孤行的过失要靠三种回馈机制,一是自我反省,二是实践,三是与人讨论,特别是一群人的讨论。
水流而愈深,火传而不熄,在团队中的讲习讨论是最好的激发新思想的方式。我认为要营造一个有效的讨论的氛围需要具备几个要素:一是共同的目标和前提;二是讨论者互相尊重乃至钦佩;三是大家,至少是组织者愿意清空自己去体察别人的感受,领纳别人的思想,即愿意舍己从人;四是参加讨论的人要对实际的情况有了解,所谓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每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它所以提出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了解这个观点是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上提出的,则一切的观点不但不相违背反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们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此外,组织讨论还需要有敏锐的逻辑思维和洞察力,将大家的观点按总别、本末、因果、次第进行归类,并调整讨论的节奏。
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们的讨论浸润在一种温情当中,每个人讲话时我都能感受到对其他在场者的关爱,而不管他讲得好不好,在场的人都很自然地发现其中闪光的地方给予鼓励,并把讨论向前推进,没有隔膜,没有排斥。相比之下,我感慨自己与人讨论问题时,有时好像剖析得很深刻,而内心却是一种干涩、寒凉的感觉,处处在与人对立,用自己的深刻去解构、去剖析,却没有好好从对方的角度去同情地理解,看对方的出发点在哪里。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已忘却了对听者、所说者的关爱与敬重,把自己和他人割裂了、对立了。
上面是仅就思想而言。团队的重要性不只于此。一个团队更重要的作用是在相互扶持中,让人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更积极地来说,内心的光明、潜能、智慧需在与他人互动中彰明、显扬。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团队作为平台,改善社会的事业也得依靠团队来成就。
这四点总结起来,似乎正好是耕读社的理念: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
愿与大家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共勉。
这篇文章写于寒假,看到大家的讨论,觉得与此主题相关,正好发出来,希望与大家讨论。
lanjie提出的问题,我想也是大家共同的困惑。

耕读社的历史使命[返回目录]

人类历史走入现代,迎来巨大的发展,然而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我们回归了对人的关怀;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然而今天我们却在走向一个反面。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漠视,被异化,在自由的标语下他陷入精神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个性的旗帜下他开始放纵物欲忽视心灵;在竞争的呐喊声中他陷入巨大的压力。人被用外在的标准评判,而不是被给与真正发展灵性、圆成人格的空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浮躁却失去温馨与真诚,我们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技能的训练而远离的生命本身的成长。
晴耕雨读是一种浪漫的生活与学习的方式,这种生活是与大自然、与所有其他生命的休戚与共,这种学习是对生命的关怀和培养,对内在灵性的开发。它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健康、幸福、阳光、开放,同时又不失深刻的内涵。躬耕实践意;心灵成长意。中国知识分子素来有耕读传家、知行合一的良好传统,以学问为生命的滋养,内求圆成完满的人格,外求兼济天下普渡苍生。
历史地长河滚滚向前,二十一世纪,世界看向中国,而北大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能否通过我们的探索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良方,开拓出新的生活、新的学术?
我们站在时代的浪尖。
《大学》与大学精神
中国文化中对于学问的精神是怎么看的呢?曾子作过一篇《大学》,传统的儒家认为,古代的大学和今天的意思一样,是一种教育机构,而曾子之《大学》正在于诠释大学精神的核心。其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的真精神,在于开显我们内心光明的德性,在于关爱民众而使之奋发自新,在于达到至善的境地。与此参照的是,《孟子》中有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只为找回那迷失的本心。
汉代的统治者注重教育,汉武帝元溯五年(公元前124年)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是西汉太学建立之始。中国不叫大学叫太学,意思是一样的。昭帝时增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按:二百人)。西汉末年,经学盛行,成帝绥和八年(公元前8年)增到三千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当过太学生。东汉顺帝、质帝时,太学人数又有大量增加,达到三万人。古代太学生有关心国家大事的传统,他们不大甘心读死书,王莽要当皇帝,太学生上过书;嵇康被判死刑,太学生上过书。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与太学有很深的渊源,胡适曾经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
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人文精神,对人自身的认识,对德性的完满人格的重视,对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性的重视,与西方哲学在源头上不谋而合。
《大学一解》与现代大学教育的问题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老师在《大学一解》中有深入的阐释。他说,大学的体制固新,而其精神实有其传统。中西文明都注重自身的修养,而《大学》中明明德,新民之说实为大学的精神传统之核心。今日大学似与此精神无关,但深查之,总未能超出其范围,只是于这两点之上体任不足,实践不力(以至社会不复知有此精神传统在。)
于明明德之体认不足,《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至少有知,情,意三个方面,于知方面,理智生活之基础为好奇心与求益心,若今日之教学,恐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十不得二三;于情感,意志方面的教育非常缺乏,其中又因老师与学生自成聚落,缺乏传统书院的濡染观摩之效。原因有三,一是时间不足,无闲暇;二是空间不足,社会化集体化而少独处之时间;三是师友关系缺失,其中又因为史学教育不足,切断了学生与历史文化的沟通。
于新民方面,又可分为大学阶段对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及大学本身对社会的影响。作者认为根据明明德的精神,大学应重点培养通才,专才的培养的有别的机构和社会本身的历练在。过度而与社会脱节的专业教育使学生视野狭窄,使大学教育仅成为一文凭,一资格而已。就大学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又分两点,一是表率和倡导作用,二是新文化因素之孕育。在作者的心目中,大学为善人汇聚之所,其气质风韵应能成为一乡之表率而有教化之功。大学自由讨论之氛围孕育了新文化的因素,但自由讨论与放荡注意等不同,以言知,则有博约之原则在,以言情,则有裁节之原则在,以言志,则有持养之原则在。
作者所言对比当今的教育,许多问题依然切中时弊。《大学》所作,与今日学生之气象格局对比,便见差距,便知当今为学者所宜用功而超拔于环境之处。从这个角度看去,当代大学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就比较明确了,而我们的文化之中,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供现代的教育和学术来使用。我们的使命不只是传承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思想,而是将所传承的文化用于现代社会中,作用于一个现实的人生命的改善;不只是自己心灵的成长,而要在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怀中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开阔的背景下充盈自己的生命。
对问题的回应:耕读社的学修体系
作为一个北大的社团,即是社团大家庭中的一颗小星,却又站在这片孕育着中国未来的伟大的校园里,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认为教育事实上是一个文化问题,解决大学生的问题乃至社会的问题,需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为问题的大背景。故社团宗旨定位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及对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探索。
我们认为需达到人格的全面发展,需基于学生的心理制定周密的学制。该学制基于知识,而主要目标应放在对学生情感和意志及智慧方面的培养。如学历史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兴衰事物发展规律的洞见,学文学培养审美的情趣,将生命艺术化,学科学培养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好奇心等。应将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志向,洞察力等结合起来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该学习计划不仅应有读书,还应有实践,真正地体会为大众付出,培养感恩心,锻炼应对社会现实的能力、行动力。多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学术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研究的问题更接近社会现实,在真切的社会关怀中涵养天地气象,避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眼高手低尴尬局面。除了实践外,还应有充分的辩论、团队活动等,师友切磋琢磨,共同长进。历史文化为民族创新之源泉,这里再次涉及到文化大背景对于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其在学制建设中有重要地位。这样一个学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上述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安排合适的次第,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中国古代书院的传统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情意的培养是一个整体,并非割裂的。西方大学中强调社会实践的传统也可以借鉴。
社团对于解决梅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很多的探索。首先,耕读社本身就是一群很有社会理想的年青人组成,通过早读,大家有非常好的学习交流的氛围;二则耕读社读书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经典,解释的方法则尽量切近生活与生命,力求学西文化来改善生命气质;三则我们有充分的实践活动且构成体系,如奉粥、助学等。从效果上来看,许多社员参加社团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热爱,重新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不少社员转换专业,也有许多选择了冷门的与文化相关的职业。
梅老师讲的另外一点,就通才的培养来说,一个社团能发挥很积极的引导作用。耕读社的活动比较全面,不仅带大家接触儒释道各家经典,还有实践活动带大家了解社会,另外还有传授正宗武式太极带大家锻炼身体。就表率和倡导作用言,社团因其自由组织的特点,大家理想相同,于此能有贡献,问题只是大学生往往自身素养不够,有时过于冲动。
《大学》上讲修身为本,学生需以社会实践为学习成长的方式,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改变社会现状,这很重要。就自由讨论之风气而言,社团有其自由组织亦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耕读社历来有很多自由讨论,而又把它限制在尊重人格,理性思考的范围内。
耕读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活动形成体系,给人以全面发展的空间。目前已开展大学生涯奠基幸福人生系列讲座、早读、助学三个系列活动。我们深知,一场讲座,可以点亮我们内心的希冀,却无法提供长期的支持我们走向真善美的力量。为了每天都能保持一种阳光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一群同行者,悲哀时给我们鼓励,困惑时一起讨论人生的方向。我们希望读书,公益实践和讲座能形成一个体系。在读书活动中我们能长期学习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与贤哲为伍,学习他们的智慧让我们生活地更加幸福;在公益活动中体会爱与被爱,传递温暖,实践所学,并以一颗对社会真诚的爱心去发现时代进步的方向,促进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在讲座中不仅自己学习,也一起探索大学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上面题到中国文化,当然,我们承认,我们的文化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超越。而西方现代文明中的科学之理性精神,民主之对广大民众的启蒙,自由平等交流的风气,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现代科技代给人类巨大的便利,信息传播的便利提供了更广大更开放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值得我们好好加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一个在文化磨合中超越自身原有局限的契机。梅老师提出自由讨论之精神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特色,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扬。
使命与展望
未来的耕读社,我们希望它能探索一种系统的本于生命成长的学习、研究和教育的方式(它配合了学习与实践);为各行各业培养有文化素养的人才;成为沟通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枢纽;并向外发挥社会影响,带动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这个目标一旦达成,其对中国及世界文化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这样一个健康的发展、视野开阔、社会普遍认可、可以推广的榜样一旦形成,人们立刻会我们采取的方式产生信心,会有类似的组织效法而起,社会风气的转变也就可能了。
当今中国的学术界,政界,商界,宗教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善心人士,希望将这些力量汇聚起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改善社会。
我们的使命是探索道路,培养人才,凝聚善友,改善社会。以前我们说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这里则把这个理念放到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中。晴耕雨读是我们学习的方式,但需要将它具体化系统化以适应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和受教育的特点,丰富”“的外延,这就是探索道路陶养心灵就是培养人才,心灵的成长不能离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陶养心灵是说以自心的成长为主,不是迎合大众、随波逐流,但做得过了就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头来连自己的就业从业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师友同行就是要凝聚社会善心人士,一起学习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敞开心胸去和各行各业的人接触,向人家学习,了解社会情况,当然这有个度,就是要以社团自身的发展为本;改善社会是一个总的关怀,只要我们的方法是成功的,理念是适用的,借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能让很多人了解,这里就要注重对外宣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个不断积累的、高素质的、多元的骨干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有意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系及广大的社员基数是前者的保证;广泛的社会支持为社团的长久发展和社员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社团发展的经验和管理体制需要不断积累。
希望我们能为建设一流大学作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作贡献。我们的使命什么时候完成呢?这三件事没有实现,就始终有我们社团存在的意义和能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2009-11-10

耕读社的理想状态[返回目录]

(这段文字谈的内容虽有待商榷,但所谓自由派、文本派、修行派的说法,我们经历过无形书院经典会读的人,应该深有体会的)

我已经分析了耕读社的三种力量:自由派,文本派,修行派。这里我将进一步分析,这三派如何组合,才最理想。
一个社团必有核心,必有外围。谁能担当核心的重任?
如果自由派来担当,他们有热情,但这种热情能坚持多久?更为重要的,他们是否提供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可以通往理想的巅峰?而自由派内部本身意见并不统一,往往在互相反对中消耗了时间和机会。如果把社团的未来交给自由派,也许会热闹一时,但久了,必然垮掉。可参见乡土中国学会的兴衰历史。
如果文本派来担当,有两种可能:若恒久坚持,必然越来越学术化,这就把大部份非专业的同学排斥在外;而更为可能的是,坚持不了多久,也散了。因为文本派大多专心学术,且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很难拿出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社团的建设中。
只有修行派最合适。他们肯付出,有耐心,任劳任怨,能够坚持社团一贯的宗旨。即使他们当中没有领袖气质的人物出现,也能把耕读社的常规活动坚持下去。一个社团的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有高峰,也有低谷。这往往和社长的个人能力有很大关系。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他们做不了王者,也至少可以做名世者,社团不至于自生自灭。然而修行派也分两类:开明的和保守的。如果前者当权,耕读社必有大的发展;如果后者当权,是耕读社的灾难。
君子和而不同,一个成功的社团应该有多种声音,但这种声音不可杂乱无章,而要遵循一定的秩序。耕读社理想的模式应当是以开明的修行派为核心,建设一个平台,给自由派和文本派一定空间开展活动;而自由派和文本派要把握一定的度,与修行派保持合作的关系。这样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在这个过程中,要谨防两种极端:第一,自由派与文本派结合挑战修行派的权威,修行派一倒,无论自由派还是文本派掌权,如前所述,耕读社自行消失的日子就不远了。而耕读社一散,在今日之北大,自由派和文本派都找不到合适的平台,也成孤魂野鬼,形单影只,挺无趣的。第二,修行派由开明到保守,排斥一切异己意见,如此文本派和自由派必然出走,只剩下修行派唱独角戏,自娱自乐了。
我们对于耕读社的模式应当有一个共识,并且设计一种机制,防止以上极端情况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耕读社长久发展。
我对于董和柳的个人印象都很好。董颇有狂者进取的意味,而柳则在温和的背后显示出一种坚持。然而董需要更扎实的学习,更成熟的心态;柳则要学会变通中的坚持,人情世故中的自如进退。如对二位评价有误,请海涵。
最后再次申明一点,耕读社的宗旨没有错,也不需要改;应该改的是贯彻宗旨的方式,对此,欢迎大家提批评性意见,更欢迎大家提建设性意见。
woodenergy (诗川)回复:
姑且不论这三派的划分,说一点我自己的想法。
读书做事,本是一体的。但这里,读书识理是根本。因为我们要践行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不是别的什么。我们要先认清这个精神,并借以立住一个坚固的本心或理念,才可能走得更远。这个精神就来自我们诵读的经典。所以,经典不能只是读,还要准确理解其中的道理、心意。但我们也并非要做学术研究,不必过分追求精审。每次读书,设领读同学,简明、准确地疏解一下文义还是必要的,哪怕把优良的学者今译读一遍也好。至于行事,确实很困难。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由义理转入现实无非就是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普遍的制度化,一是通过个人的心志锻炼。制度化一途,无可奈何。但心志一途,却是力所能及的。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话虽如此,其间还会有许多困难。很多时候,善道大家都晓得,但遇事遇人则仍旧回复自己的陋习。习惯的力量终是难以打破。而这正是需要每个人用功的地方。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情态。我想这是最切实的努力,也一定会得到最切实的收获。读书之后,一起谈谈讲讲,就事论事,相互劝诫,不是很好的吗?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